首页>非遗中心>名录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河田高景)

抬阁[芯子、铁枝、飘色](河田高景)

申报地区 :陆河县河田镇文化站 来源 :广东省文化馆 关键字 : 抬阁 飘色 时间 :2024.02.08

河田高景俗称“河田撑景”、“出景”、“吉康庙景”,起源于当地的广福庵酬神庙会,现主要分布于陆河县河田镇河田圩一带。

河田高景一般由景床、景梗、景物三部分组成,其制作的最大特点是景旦悬在7--8米的高空,远远超过古民居屋脊高悬于空中,并由高而显“险”,而且高景各有机单元巧妙组合,奇特考究,真景桥往往由有真有假的(道具)的人物、动物、景色相组合的多托景物组成,因而显得更“巧”,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已于2008年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前的2004年6月,河田高景主要传承地河田镇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河田高景之乡)”称号。

河田高景出景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九、二十日两天的下午申、酉二个时辰。巡游之前,各村制作的高景必须进行“会景”,接受民众点评。河田高景巡游过程有较为固定的景架数量、游行路线和“圣告”仪式。巡游时,每架景除景童、景旦外,一般要配备4-8人为抬景,6-8人为导景,3-4人为护景,1-2人为监景。高景之后,有众多狮班、乐队、旗仗随行出游,组成一支庞大、整齐、载歌载舞的游艺队伍。

河田高景途经下街、盐街、横街、大街等既定路线后,最后到达广福庵庙坪集中“酬神会景”,作过简要表演后,各甲“景头”会于庙坛,在神前跌“圣告”确定来年出景的“数次”、“福首”、“景头”,本年度“出景民俗”才基本结束。福首往往由十多人组成,中间推选出3—4位主要负责人来统筹各项工作,叫景头。福首的工作主要有筹集经费、安排制景、组织排练、物色人选、组织出景、确保安全等。

       河田高景巡游融合了客家民间的金狮舞、麒麟舞和锣鼓音乐等,整个活动既庄重热烈又诙谐欢快,显示了客家文化的特质,在民俗学、宗教学和文化学方面均有重要研究价值。但目前,因受客观因素和多元文化冲击,河田高景传承乏力,如不加以抢救保护,随时都有消亡的危险,亟待大力培育和扶持。

项目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