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民歌
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的“活化石”,畲族人以歌代言,以歌为文,称为“歌言”是其主要传承方式。畲族民歌主要流传于畲族人居住的村落,潮安区凤凰镇石古坪村、文祠镇李工坑村、归湖镇山犁村、碗窑村、岭脚村,湘桥区雷厝山村和饶平县蓝屋村,以及凤凰山北面梅州市丰顺县潭江镇的凤坪村等地。
畲歌分为历史传说歌、劝世歌、情歌、杂歌四大类型,代表性曲目有《高皇歌》《祖源歌》和《盘古歌》等。畲族民歌保存了诗歌、音乐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复沓,即重章叠句,词律同中有变,静中寓动。“依字行腔”是凤凰山畲歌的一大特点。畲族民歌没有固定的曲调,而旋律音阶多是柔和的级进,极少有四度以上的大跳。节拍形式多变,随句子字节变化,句间换气停顿或逻辑重音的强调,常出现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六拍子多样的交替。畲歌的音调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三声歌、四声歌,个别是二声歌,没有五声歌,调式上“宫、商、角、徵、羽”都有。凤凰山畲歌保留了古老的“三声性形态”,这是我国南方百越民族的一种原生态民歌形式。
千百年来,古老的民歌韵律在畲族民歌中传承下来,畲歌的“托物起兴,触物兴怀”充分显示民族智慧的创作手法、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体现着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畲歌保存了最原始的畲族语言,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畲族先民的生活和感受、想象和幻想。

名录推荐
佛山木版年画
2019-06-25
惠东渔歌
2017-04-17
传统中医药文化(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
2017-04-16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太安堂麒麟丸制作技艺)
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