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非遗中心>名录项目>竹板歌(梅江五句板)

竹板歌(梅江五句板)

申报地区 :梅州市梅江区 来源 :广东省文化馆 关键字 : 非遗 时间 :2024.02.08

梅江五句板由清代中叶传入兴梅客家地区的江西赣南曲艺“于都古文”演化而来,因说唱艺人演唱时手拿四块竹板作为伴奏,被称为“竹板歌”。

梅江五句板说唱种类有传本、劝世文、过街溜、吵骂措、风流散谈、虚玄歌、拆字歌等。传本大多为长篇故事,如《梁四珍与赵玉粦》《血掌印》《林昭德卖水》《孟姜女寻夫》《张古董借妻》《高文举》《姜安子寻母》《广东案》等。劝世文又叫醒世文、善文,大多是劝人弃恶从善的题材,如《劝化男女莫愁闷看花》《劝化后生莫逞强》《劝妇人莫恼丈夫莫恼妻》《劝男女孝敬父母》《劝新舅孝顺家娘》《劝后生不好花》《妇人轻贱老公被人打死》等。过街溜是打情打景的乞讨歌、即兴创作的活报歌。吵骂措是吵骂歌,今称逞歌,用竹板歌来吵斗、逞输赢,如《夸老公夸老婆》等。风流散谈是情歌、杂歌。虚玄歌又称“调虚玄”,内容虚无玄渺、荒诞不经 ,是一种趣味歌、娱乐歌 ,只是制造幽默、渲染欢乐以引人发笑 ,供人消愁解闷。拆字歌是将汉字拆开来唱的一种娱乐歌。

梅江五句板歌词为“七言五句”结构,七字一句,五句一首,一、二、四、五句押韵,第三句押仄韵,也有专押仄韵的仄韵歌。多用比喻、双关、歇后等修辞手法。音乐腔调有平板、拖板、叠板、哭板、怒板、欢板、吊腔、欢板拖腔等,多为 6123的羽调式,也有 5612的徵调式。伴奏乐器为四块竹板,一般只打过门,有简短的“板经”,有打、夹、合、刮、颤六种基本打法,有平板、碎板、单七星板、双七星板、单摇板、双摇板等板花技巧。

梅江五句板源于“古文”,又经当地客家人的发展创造,成为梅州客家社会基层百姓的艺术形式 ,具有客家地域的文化色彩 ,是客家平民文化的重要象征。


项目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