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上元舞火龙)
舞火龙是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的上元、东村、溶洲等村落流传的传统舞蹈,历史悠久。据《上元霍氏族谱》记载,上元舞火龙脱胎于祭祀民俗,每于农历八月十五、十六晚在上元村巡游表演。
火龙长约百米,用水浮莲茎叶包裹,并固定于龙棍上,龙棍相隔约 1.5米,共 68根。每条龙棍由3人轮流担抬,至少需要 200多个舞者配合完成。舞火龙强调形(姿势)、技(配合)、势(气势)等要素,以配合默契、动作粗犷为主要特色,以碎步、跳步、马步等为基本步法。其基本套路包括:“蛟龙漫步”,即舞龙者原地、行进、起伏式舞龙,时快时慢,似腾云驾雾;“游龙戏浪”,即舞龙者握棍上下舞动或侧翻龙身制造波浪;“神龙跨海”,即龙身一路纵队穿街过巷,蜿蜒大转弯恍似漂移,流畅敏捷;“龙肚戏水”,即围观的人群会挤到火龙肚子下来回穿梭,俗称“穿龙棍”;“神龙转尾”,即舞龙者让龙尾快速转动,煞是好看。舞龙者随着现场欢呼声以及行进的速度、幅度控制节奏。
八月十五、十六两天晚上,村中德高望重者以及村民们先后插香。一声“起龙”后,火龙巡游表演开始,锣鼓鞭炮齐鸣,夜光龙、花车、醒狮等紧随其后。村民舞动龙棍,沿门游走,送上祝福。数百米的巡游队伍环绕上元村,历时近三个小时,火龙中途停下三次换香。结束后,回到新社坊,将火龙放进祠堂,分食“龙粥”,祈求吉祥安康。
上元龙舞是广府民间舞蹈艺术缩影,融合于纱龙、秋色花车、醒狮等表演形式的传统民间民俗活动之中,内容丰富多彩,富有艺术性和观赏性,对研究我国南方民间舞蹈及民俗风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名录推荐
佛山木版年画
2019-06-25
惠东渔歌
2017-04-17
传统中医药文化(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
2017-04-16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太安堂麒麟丸制作技艺)
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