釆茶戏(和平采茶戏)
和平采茶戏是河源市和平县及周边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地方戏。它最早可追溯至乾隆年间在和平出现的“采茶腔”,是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说唱等融合而成的一种戏剧样式。
和平采茶戏演出角色以旦、生、丑为主,俗称“三脚班”。服饰道具有男单水袖、女长彩带、阳明纸伞、彩边扇、茶篮、鱼篓、锄头、货担等。伴奏乐器有堂鼓、大鼓、大锣、小锣、二胡、扬琴、笛子、唢呐等。和平采茶戏基本动作有扇花、手巾花、高步、矮步、蹲步、碎步、云手、圆手、搓手等。表演形式有闹台、台步、扇花、抛扇、顶帕等。内容多表现民间生活题材,具有浓郁的泥土气息,代表剧目主要有《哨妹子》《钓拐》《补皮鞋》《别鲁基》等。
和平采茶戏唱腔音乐以当地山歌调、民间说唱和地方音乐为主,同时吸收了广东汉剧、京剧,分北路、南路、灯调、杂曲四大类;唱腔结构以曲牌连缀体为主,后融入板腔体音乐;演唱形式常采用“一唱众和”式,即台上一名演员演唱,其他演员和乐师在演唱到每句句末时,和唱“啊嗬”“咿哟”之类的帮腔。
和平采茶戏是我国众多采茶戏流派之一,是采茶戏发展史上的重要遗存和活态传承基因,它凝聚了当地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和智慧,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是和平县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平采茶戏的发展历史,是研究采茶戏从采茶歌发展到民间小戏乃至融入大戏,从山间田头到现代剧场发展历史的重要内容,对认识我国采茶戏的发展演变历史,深化我国传统剧种研究和中国戏剧史研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名录推荐
佛山木版年画
2019-06-25
惠东渔歌
2017-04-17
传统中医药文化(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
2017-04-16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太安堂麒麟丸制作技艺)
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