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非遗中心>名录项目>糕点制作技艺(东莞茶点制作技艺)

糕点制作技艺(东莞茶点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 :东莞市 来源 :广东省文化馆 关键字 : 非遗 时间 :2024.02.20

东莞茶点制作技艺,源于东莞本地的茶点文化,是一种将面粉、油、馅料通过热加工烘烤成型的茶点制作技艺。屈大均《广东新语》的“食语”中有“茶素”专章记载:“以糯粳相杂炒成粉,置方印中敲击之,使坚如铁石,名为‘白饼’”。白饼为东莞茶点的前身。1911 年《德华朔望报》记载东莞莞城小学“燃爆竹,款来宾以茶点,尽欢而去”,可见当时已有用茶点款待宾客的风俗。

东莞茶点原料多出自本土,以小麦、大米做饼皮原料,选用花生油及芝麻、花生、荔枝等为辅料,主料和辅料的比例约为 10∶1,力避酸碱混合,其中白红糖混合使用以降低糖度,多种类型奶酪按比例混合以增加口感与香味的层次。制作工序包括选料、配料、制皮、制馅、配比、造型、摆盘、烘烤、包装。热加工工序以白饼制作为例:用糯米粉、糕粉、白砂糖、水按比例搅拌均匀,蒸熟后搅拌碾磨至不黏手并富有筋度,使其具有弹牙的韧性,此为制皮;炒香后的芝麻、核桃、瓜子仁、花生、杏仁等各式坚果,其中瓜仁类大于 80%,加入糖浆和糕粉搅拌均匀,此为制馅;将饼皮和内馅分成适当比例,一般情况下是 2∶8 比例,此为配比;根据场合需要和传统样式,塑造各种应节的形状,此为造型;成型后摆盘,以面火 160℃、底火 170℃烘烤 15 分钟,转盘再烤 5 分钟,此为烘烤。最后是在不同季节和节日,根据茶点的寓意和内涵进行包装。成品主要有状元饼、龙舟饼、帝王酥、贵妃酥、杏仁饼、自来红、一点红、菊花酥、福寿糕、双喜饼、芝麻糕、凤凰酥、荔枝饼等。

茶点花样繁多,外形丰富,不同产品寓意不同,如龙凤饼寓意美好,是婚俗中用于提亲宴客的糕点;龙舟饼,端午节时制作,又被称为松沙酥或嫁女饼,寓意富贵团圆、幸福连年;状元饼则寓意能够考取功名,前程似锦。在当地人的时令节庆、喜宴寿宴上,东莞茶点作为美好祝愿的承载,是必不可少的,对研究汉民族传统礼制、民间饮食礼仪及风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