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制作技艺(德庆竹篙粉制作技艺)
竹篙粉是肇庆市德庆县的特色美食,历史悠久,起源于德庆悦城龙母诞“趁龙船墟”分赠食品风俗。据光绪《德庆州志》记载,龙母诞期间民间有各种贺诞美食。节期当地人用石磨将米磨成米浆发明了河粉。因村民常将新蒸的热河粉晾在簕竹篙上至凉再切来吃,故名为“竹篙粉”。
德庆竹篙粉,以德庆本地产老包米为主要原料,白若凝脂,口感清爽弹牙、滑而不腻,有柔韧感,兼具米香和略带竹子的清香。其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选主料、浸泡、冲洗、磨幼浆、冲浆、蒸炊、晾粉、切片成型以及拌料九大流程。主料一般选用德庆本地存放 1 年以上的优质晚造米。将米洗净后,按 1:1.5 比例注入当地泉水浸泡约7小时至大米软透、手指稍搓即碎的程度。之后反复冲洗浸泡后的米,直至水澄清。用传统石磨碾磨浸泡好的大米,确保磨好的米浆手感柔滑没有颗粒,形成幼浆。幼浆加入食用油,兑适当泉水后,从 50 厘米以上的高处冲撞下来,反复循环 4 至 6 次。将粉浆均匀铺在上了一层食用油的粉铴里,水开后隔水密封蒸炊约 2 - 3 分钟。将蒸炊好的粉皮晾在擦抹过食用油的竹篙上,让热粉皮吸收竹香并冷却约 8 分钟。竹篙以表面洁净光滑、直径大于 16 厘米的鲜竹为佳,使用时间不超过半年。将冷却的粉体切成大小均匀,宽约 2 厘米的片状粉皮。将卤水、花生油及秘制酱汁淋在粉皮上,并用瘦肉、猪杂等材料翻炒制成浇头 , 浇在粉皮上即可食用。
竹篙粉具有“因地而食,因地择食”的特点,制作简便,具地方特色,被誉为“德庆一绝”,备受食客欢迎。竹篙粉制作展现了农耕社会生活文化意蕴,反映了传统社会人们朴素而独特的饮食文化,其演变的历程也是南方米制品和小食演变的缩影,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

名录推荐
佛山木版年画
2019-06-25
惠东渔歌
2017-04-17
传统中医药文化(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
2017-04-16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太安堂麒麟丸制作技艺)
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