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非遗中心>名录项目>龙舟制作技艺(上漖龙舟制作技艺)

龙舟制作技艺(上漖龙舟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 :广州市番禺区 来源 :广东省文化馆 关键字 : 非遗 时间 :2024.02.20

广州市番禺区上漖村是广州著名的龙舟制作之乡。上漖村制作龙舟萌芽于清道光年间,产生和发展于同治、光绪年间,20 世纪 80 到 90 年代初达到鼎盛,拥有超过 30 家造龙舟作坊,是海内外著名的龙舟生产基地。

上漖村所造龙舟称为“鸡公头 ”, 以 26.8 米( 约 8 丈 )、33.8 米(约 10 丈)、39.8 米(约12 丈)三种尺寸居多。其中 26.8米长的可坐 50 人,33.8 米长的可坐 60 - 70 人,39.8 米长的可坐 80 - 90 人。龙舟结构主要由龙骨、脚旁、大旁、龙筋、花旁、夹旁、弦口、彩盘、交山、坐凳、龙缆及将军尖 12 个部分组成。上漖龙舟制作以坤甸木为主,具体包括选料、开介、起水平的固定位(桩位)、平衡固定底骨、钉脚旁、上大旁、扎彩盘、上龙筋、安装花旁、安装夹旁、上龙缆、抛光打磨、上油漆、装龙头龙尾等 14 个大工序和 33 个小工序,拥有侧立偏差控制、掌口、钉眼处理和船体设计 4 大核心技术。若采用电动工具辅助,上漖龙舟的制作工期一般需要 2 - 4 名工人连续工作 15 - 20 天才能完工,若采用传统的手工工具,所需时间更长。

珠江流域的西江水系和东江水系,两者使用的龙舟在结构上有所差异,分别称为“鸡公头”和“大头狗”。西江水系的“鸡公头”龙头造型干练,船身狭窄细长,远看像只公鸡,适合在浅窄多弯的河涌中行驶。珠三角地区的龙舟以竞渡为主,普遍使用上漖村生产的“鸡公头”龙舟,被称赞“样式好、密度高、划得快、够坚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