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色(吉水偶色)
吉水偶色,也称“肩色”,盛行于湛江市廉江市吉水镇,是靠真人扮相作屏,用木偶头像作飘,运用支架连接固定在表演者的肩上进行表演的飘色。吉水偶色源自于明朝当地的农历二月二“伯公巡游”活动,至清后期,一些被邀请前来庆贺表演的木偶戏艺人手持木偶参与巡游祈祷活动,既娱神又娱人,营造欢乐氛围,逐渐形成吉水偶色。
吉水偶色集戏剧、音乐、杂技、美术多种艺术于一体,形成一道活动的艺术小舞台,与狮舞、舞龙等在巡游中交相辉映,令人叹为观止。它属于造型艺术,内容选取历史故事或现代故事的某一个片段,通过巧妙连接,使其表演只用一个造型就能将内涵展现出来。
吉水偶色造型独特,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有安在肩上的“肩色”、人抬的“抬色”、车载的“车色”。肩色造型逼真,惟妙惟肖,传统保留节目有《八仙贺寿》《天仙配》《游湖借伞》《海瑞赴廉谢恩师》等 40 多个。
巡游时人们抬着先祖神像和英雄神像,场面雄伟壮观。家家户户在街道两旁设坛,摆上三牲果品等恭迎。所到之处,必燃放烟花爆竹以示庆祝,祈求吉祥。
吉水飘色色梗、支点科学合理,服装设计精妙,有屏稳飘高,惊而不险,险中又稳,奇特秀丽,妙趣横生的特点。它既可以再现传统故事、民间传说的场景,也可以作为现代题材的载体,以突出的人物形象,表达时代精神。吉水偶色每次演出,都会出现万人空巷的盛况,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吉水偶色主要是师徒传承。近年来,除了定期开展技艺培训外,还在每年各类民间活动中,通过边演边教的方式,使吉水偶色的从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名录推荐
佛山木版年画
2019-06-25
惠东渔歌
2017-04-17
传统中医药文化(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
2017-04-16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太安堂麒麟丸制作技艺)
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