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非遗中心>名录项目>加冠命字

加冠命字

申报地区 :肇庆市高要区 来源 :广东省文化馆 关键字 : 非遗 时间 :2023.06.30

“冠礼”,是古代中国“六礼”之一,最早见于《仪礼》《礼记》。男子 20 岁要举行冠礼,把长发盘起来,戴上冠,并在原有姓名之外加命一个“字”号。行过冠礼的男子,即获得成年人身份。古代男子的“冠礼”在中原及其他地区业已式微,但在西江流域的高要至今传承着这种礼制,整个仪式被形象化地概称为“加冠命字”。

清道光六年(1826)《高要县志》卷四“风俗”记载:“冠礼谓之‘上头’,率临娶始冠。” 高要男子临娶始冠,就是把冠礼和婚礼合办。远古中原的冠礼在高要本土化,成了别具地方特色的男子成年礼俗。

男子在成婚当日 ,用梳发“上头”的简约仪式代替了戴冠;主持“上头”的人还要随着梳发的动作,说出赞礼的吉祥语,这是仿效《仪礼》“冠礼”中的祝福醮词;家人从族谱的辈分“字派”中选出一个字,按照冠礼的传统,由有身份的长辈或有社会地位的人士为受冠者命名一个“字”号。“命字”确定之后,要秉承“冠礼”敬告祖先的礼仪,把命字登记入族谱,还要用红纸写出,张贴到祠堂的墙壁,在祠堂燃放爆竹庆贺。如果遇上较多年轻人结婚的年份,祠堂的墙壁会被“命字”的红纸贴成一片红。有些村还要把“命字”红纸张贴到坊巷口、路口、祖居的墙壁、社稷坛附近,继承了古代冠礼“书字悬壁”的遗风。

高要有些乡镇张贴字号是在结婚后当年除夕夜或新年初一举行,举办仪式后开筵饮宴,气氛非常热烈。还有村落秉承了“加冠命字”作为古代中国“重礼”的传统,对年轻一代的成长寄予厚望,在首次“加冠名字”之后,还要每隔十年再隆重举行一次。

高要“加冠命字”仪式庄严典重,仍然保存着中国远古冠礼的核心内容,从中可以窥见远古中原礼制文明的“遗传密码”。高要“加冠命字”在漫长的历史传承过程中,同各地的乡土文化元素相结合,完全本土化了,带有很浓郁的地方特色,习俗遍布高要十七个镇街,覆盖人口 100 多万,这是高要民众共同眷恋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