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非遗中心>名录项目>潮州"打冷"食俗

潮州"打冷"食俗

申报地区 :汕头市 来源 :广东省文化馆 关键字 : 非遗 时间 :2023.06.27

清乾隆《潮州府志 •风俗》称潮人“所食大半取于海族……尚承蛮徼遗俗”。“打冷”是潮汕民间的饮食习俗,与潮汕人靠海吃海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明清以来,潮汕商贩一头担着冷粥,一头担着冷盘小菜的“担箩”沿街叫卖,成为“打冷”食俗的源头。

潮人日常饮食,就是水米分离的潮州粥,配以海产为主的冷盘,典型代表是有鱼肉无米粒的鱼饭、鱼生、腌虾蟹、海瓜子、各式咸杂和应季小炒,食任自然,折射出历史上潮人以海为田、饭稻羹鱼的远古遗风。

潮汕地区随处可见打冷食风,从初始的“担箩”到宵夜的“夜糜档”吃碗潮州粥,都可品尝到独特具乡土气息的打冷菜;现代专营打冷的字号和饮食集团经营的打冷,更是衍生出几百上千种冷盘和小菜,其中主要有鱼饭类、腌制品、煲菜和熟食类、卤水类等,还有即时小炒和明炉煮卖。

潮州打冷形成有别于其他区域的食俗方式,所有食品均明档摆列,客人无需询问菜名和下单,看见喜欢的用手一指,供菜人便心领神会,将心仪的菜肴送到餐桌。潮州“打冷”丰富的配菜,简约而又温情的供食场景,往往勾起潮人的历史情怀和集体记忆。

潮州打冷是临海古越饮食习俗和唐宋饮食文明结合的产物,明清时期得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潮州打冷伴随着潮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潮州“打冷”食俗根植于潮汕大地,群众基础深厚,对研究古代临海越人和南来中原人民饮食文化、生活方式的交融和变迁,以及潮汕民俗发展史等有重要价值,对于推动饮食行业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