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动态> 热点聚集> 广东南海:以文为魂 塑城 兴产 化人

广东南海:以文为魂 塑城 兴产 化人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关键字 :人文建设,创新 时间 :2023.02.20

文化引领带动基层共建共享

在南海西樵镇樵泰社区,有一条长约一公里的旧街,留下的老旧商铺和西江连家船民依然保留着浓厚的旧墟文化和街坊情谊。自2022年11月18日南海大地艺术节开幕以来,这条破落的旧街再次重现往日热闹。以大地艺术节的举办为契机,樵泰社区推动居民共同参与艺术创作,唤醒了居民自治意识与参与热情。

在艺术节筹备初期,社区居民与艺术家一起收集社区历史和故事,将艺术创作与人、地、物紧密结合。“一起参与”让艺术节与社区治理联系在一起。在老旧小区改造、公园空间更新、墙绘创作、车位划分等社区微环境改造工作中,在卫生黑点整治、艺术作品布展、艺术节志愿导赏等工作中,当地一改“政府干、群众看”的尴尬局面,居民由旁观者变为主动参与者。

以文化带动村居治理和环境改善的成效,在南海区七镇街随处可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居民广泛参与,不仅激活乡村沉睡的文化资源、唤醒了自信自强的内在力量,也将文化优势转化为人居环境蝶变、居民自治提升、产业传承振兴等看得见的生产力,让乡村美育落到实处。

过去几年,南海区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在各镇街挖掘乡村文化,恢复节庆仪式活动,提升乡风文明,依托可观的经济基础,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南海平均每年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超6000场次,覆盖人群超400万人次,让文化长在市民身边,群众收获满满幸福感。


“问题所在就是改革所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强调要推动历史文化传承和人文城市建设,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

城市的文化吸引力正在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力。南海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为建设幸福宜居的人文城市设立了推进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新阶段的新目标,其中,文化前所未有地被置于城乡发展重要战略位置,更全面深入地融进了城乡建设的各个方面。

“要打造城、产、人、文深度融合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首先要解决城、产、人、文各领域的突出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深化基层治理改革,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介绍,南海的发展有自己的特殊之处。

在南海,“城”和“产”脱胎于农村,“人”和“文”分布在基层。南海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基层文化阵地很多,文化队伍水平也很高。南海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文化发展打下了基础优势,但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过去,我们一直想塑造文化IP,到处寻找文化IP,却忽视了我们传统的醒狮、龙舟、桑园围就是世界级的文化IP。”顾耀辉表示,“打造文化IP不仅要注重文化本体,还要将文化注入到城市发展中,把文化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激发治理活力与振兴动力。比如‘水上南海’计划,它不仅是文化发展计划,实际上是涵盖了文化、环境、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战略,通过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水环境治理和水经济发展,全面激发治水护水的内生动力。”

2022年,南海呈现了“岭南文脉 生生南海”的诗意表达,增量“爆款”城市IP的目标引人注目,年底召开的南海区文化发展大会,提出构筑“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南海通过重塑塑造以醒狮、龙舟、桑园围为代表的城市文化IP,带动基层2800多个狮团和3000多个龙舟队开辟出属于本土的群众文化品牌。同时,通过志愿服务建立了一支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补充力量;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激发基层活力。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后,南海区迅速响应,以“闪电”速度启动周末文化活动,进一步释放“积极推动文旅市场复苏,刺激社会消费”的信号,以醒狮文化为主线的首届“南海奇妙季”等,推进文旅市场消费繁荣,提振市场信心。

2023年春节期间,南海文旅市场进一步强劲复苏,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81.16万人次,同比增长45.25%;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35.6万人次,同比增长153.92%;旅游总收入95109万元,同比增长52.51%。


基层活则全局活

在南海大地艺术节上,艺术家向阳将他在儒溪村老宅居住时看到的生活场景凿刻在墙体之上:推着婴儿车散步、在朝阳下撒网捕鱼、备好一桌饭菜等着亲友上桌……让观众看到了他笔下南海的温暖。

在南海创作近2个月,也让向阳爱上了南海这片土地。2月1日,在南海启动的首期“文化产业特派员”试点活动中,向阳携自己的艺术工作室正式进驻丹灶镇东联社区,计划以艺术赋能金沙户外休闲运动岛建设。

文化具有俘获人心的力量。文化软实力较强的城市,通常是充满创新精神、具有进取锐气、富有迷人神韵、提供品质生活的城市,它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五湖四海的人们向它会聚。

2022年,人才奔涌下的创新活力为南海注入了澎湃动力。

推出首批南海鲲鹏人才公寓,成立南海鲲鹏人才服务联盟,国内首条人才碧道在南海开建……在统筹疫情防控的同时,南海真金白银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彰显“南海温度”,激发“南海活力”。

过去10年,南海净流入人口近百万,常住人口中45岁以下的群体占7成,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群体占全市总量37.7%,反映出南海强劲的地区吸引力。截至目前,南海已会聚超过58万名英才。

基层活则全局活。顾耀辉表示:“基层治理单靠制度、靠说教、靠处罚,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必须从涵养内生动力的角度去推动工作。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加强村(社区)书记、‘两委’干部、后备干部、经济社干部四支队伍建设,重点抓好村社两级‘头雁’,增加经济社社委党员职数等,从制度上确保党组织在基层工作中的领导地位,上下同心同向。最终实现文化提升工程全员全民主动参与、积极参与、热爱参与、热心共建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