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堂】“诗意岭南”系列慕课:春风十里,看花田中流淌着的悠悠春意
旧事归于尽,新春迎花开!
春天,带走了严寒的凛冬,迎来了万物的生长。它是世间上最浪漫的时节,也是中国古典诗画里最多情的时节。我们对春天的钟情与礼赞已有五千余年,春文化源远流长。古今多少文人墨客临春生情,以春咏志,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它们在无数个春日被世人传唱。
本节慕课,荆方老师将带领我们重读古人笔下关于春天的诗与画,细细感受他们笔下春日的美好与浪漫,体会人们对春天的憧憬与希冀。
第八课
今天带来的这幅画作名为《岁朝佳兆图》,作者是明代皇帝,明宪宗朱见深。
看到这幅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画中的主角——钟馗,他右手拿着一枚玉如意,左手按着一个小鬼,小鬼的手里高高托着一盘红红圆圆的柿子以及缀着绿色的柏枝。这是因为“柏”“柿”这两样东西的发音就是百事,再结合钟馗右手的玉如意,就组成了一个非常吉利的四字成语——百事如意。
作为皇帝的朱见深,他作这幅画的目的就是希望以画中的吉祥寓意,给来年带来一个好兆头。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这首诗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这里面就藏着许多新春年俗,其中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新桃”。“新桃”代指的就是古代民间每年农历新年都要更换的“年画”,上面我们提到《岁朝佳兆图》其实就是古代年画的升级版。
在古代,人们把“神荼”和“郁垒”两位大将军的形象画在纸上,贴在门上,用以驱鬼辟邪,形成新年贴年画的习俗。随着历史的发展,年画的内容题材早已不限于“神荼”和“郁垒”了,还有历史人物、天仙童子等,承载着百姓对俗世生活的美好期盼。年画也渐渐成为新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日游花埭
清·康有为
烟雨井边春最闹,
素馨田畔棹方回。
千年花埭花犹盛,
前度刘郎今可回。
春天还是一个鲜花烂漫的节日。广州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花城,每一年的春节,都是一次与鲜花的盛大约会。进入农历腊月,广州的大街小巷就会出现一片一片的小型花卉展览,高高的散尾葵和年橘,明艳的山茶和杜鹃,玲珑优雅的君子兰、水仙……它们含苞待放,乖巧地等待着春日的到来。
这美丽而浪漫的鲜花盛会,让人沉醉,也让人忘情,为人世间带来最浓的春意。
本期慕课要点
第一讲:细看《岁朝佳兆图》,带你揭秘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谐音梗。
第二讲:从王安石的《元日》谈起,与你聊聊佛山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
第三讲:与你谈谈“人日游花地”的习俗,最后带你走进广州浪漫的春节花市。
古画新创:教你用Photoshop画一幅水仙图。
· 慕课观看方式 ·
1.使用电脑:登录“文化在线——广东公共数字文化联盟”(http://www.gdscc.cn),点击“培训”,选择“慕课”,进入课程报名学习。
2.使用手机:关注“广东省文化馆”微信公众号,点击“微文化”,选择“艺术慕课”,点击“诗意岭南”系列慕课(第二期),进入课程报名学习。或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前往报名页面。
3.请报名参加“诗意岭南”系列慕课的学员在平台报名后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课程管理员微信,申请加入“【诗意岭南】交流群”。
· 讲师简介 ·
荆方
作家,画家。河南大学美术系毕业。
现居广州,专职写作。
▶ 2006年为《南方都市报》撰写专栏《广州的前世今生》,首创自说自画创作形式。
▶ 2015年进驻《今日头条》,图文作品以单篇阅读量四百万入选自媒体周冠军。
▶ 2017年进驻《网易新闻客户端》,图文作品连续两年荣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称号。
▶ 2019年,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办个人画展《穿越去古都》,并推广至东莞等分馆。
▶ 从2010年至今,出版手绘本怀旧散文集《我是六零后》《青春期》《光阴拼图》,手绘本美食文化散文集《舌染红尘》,手绘本悬疑短篇小说集《无岸旅人》等八本著作。

诗意岭南海报

《岁朝佳兆图》(素材来源于网络)

手绘图选自荆方《古诗词里的博物课》

木刻门神(素材来源于网络)

花市 手绘图选自荆方《古诗词里的博物课》

快速报名通道

扫码添加管理员微信

荆方
相关推荐
- 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广东“文化馆服务宣传月”,请你共享不一样的文艺盛宴!
2025-05-19
- 【育美同行】听时代之声,致敬劳动之美!5月美育专题精彩推荐!
2025-05-16
- 公益培训、展演接连不断,广东“文化馆服务宣传月”系列活动首周精彩送不停!
2025-05-14
- 【活动报名】文心美学社——书香满园,中山纪念堂好书分享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