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动态> 工作动态> 【云课堂】“诗意岭南”系列慕课:原来你是这样的“渔父”

【云课堂】“诗意岭南”系列慕课:原来你是这样的“渔父”

来源 :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 关键字 :云课堂,诗意岭南 时间 :2021.10.02

一渔一舟,垂钓于青山流水之中。看似钓鱼,实则“此翁取适非取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走进的“诗意”——“渔父”。渔父是不同时代文学作者的共同偏爱,是随不同历史时代审美投射而出的文学意象。

苏轼曰,“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琴曲中的《醉渔唱晚》和《渔樵问答》,绘画里的《渔父图》和《江天暮雪》(失传),我们也能时常在陶塑、瓷器上见到“渔父”隐逸的形象。

然而,“他”则渔夫不同,但有着怎样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在诗人的笔下,匠人的手中去一睹“他”真面目吧!

第二课 不简单的石湾渔父

继上一期“莲蓉月饼的前世今生”后,本期《诗意岭南》系列慕课主讲老师荆方,将和我们一起在新的课程里,发现孟浩然、张志和、柳宗元三位诗人不同境遇里“渔父”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挖掘佛山石湾陶塑技艺里“渔父”主题作品的独到、点睛之构想,从而寻找深埋在山川流水间的岭南生活意趣。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唐代〕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渔歌子

张志和 〔唐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江雪

柳宗元 〔唐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渔父”,是中国文化中独特而又意蕴丰富的文化符号。一如孟浩然诗篇中“养志待时,心怀天下”的向往;又是张志和章句里“脱离世俗,逍遥自在”的追求;还有柳宗元五言中“退隐而居,孤芳自赏”的写照……

这些诗文词画中的思想内涵带给人们丰富的联想,以至于当这意象和精神由“石湾陶塑技艺”尽数展现,让我们更期待去了解:“石湾陶塑(又称石湾公仔)”缘何会有“渔父”的题材?它怎样将人物拿捏得如此传神和真实?其中“渔翁得利”的作品是否也蕴含着“渔隐生活”的意义?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跟随荆方老师,从诗歌创作谈到非遗传承,从人生理想回溯生活本质,在传统文化的脉络里找到“诗意岭南”的注解吧!


观看方式1.使用电脑:登录“文化在线——广东公共数字文化联盟”(http://www.gdscc.cn),点击“培训”,选择“慕课”,进入课程报名学习。2.使用手机:关注并进入“广东省文化馆”微信公众号,点击“微官网”,选择“文化在线”,点击“培训驿站”,选择“慕课”,进入课程报名学习。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前往报名页面。



讲师简介


荆方,作家,画家。河南大学美术系毕业。现居广州,专职写作。 

2006年为《南方都市报》撰写专栏《广州的前世今生》,首创自说自画创作形式。

2015年进驻《今日头条》,图文作品以单篇阅读量四百万入选自媒体周冠军。 

2017年进驻《网易新闻客户端》,图文作品连续两年荣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称号。

2019年,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办个人画展《穿越去古都》,并推广至东莞等分馆。

从2010年至今,出版手绘本怀旧散文集《我是六零后》《青春期》《光阴拼图》,手绘本美食文化散文集《舌染红尘》,手绘本悬疑短篇小说集《无岸旅人》等八本著作。

观看视频末尾处会有一个“绘画小彩蛋”喔!

“诗意岭南”系列慕课:原来你是这样的“渔父”

佛山石湾陶塑技艺里“渔父”主题作品

以上手绘图皆选自《古诗词里的博物课》, 均系荆方老师原创

荆方老师

观看视频末尾处会有一个“绘画小彩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