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全国非遗曲艺周在天津开幕
2018年6月8日晚,在2018年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全国非遗曲艺周在天津市中华剧院正式拉开帷幕。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出席活动启动仪式暨开幕演出并讲话,天津市副市长赵海山出席并致辞,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等出席。
雒树刚在讲话中说,党中央高度重视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增强全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努力推动曲艺保护传承。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全面扶持和保护,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这次曲艺界“大团圆”,对于总结交流曲艺保护传承经验,推进保护成果全民共享,激发曲艺传承人的艺术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激励他们更好保护、传承、发展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本次全国非遗曲艺周是首次将全部曲艺类127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展演,也是曲种数量最多的一次专业性会演。我省选送了粤曲、潮州歌册、龙舟说唱、木鱼歌四项国家级非遗曲艺类项目20位传承人参与本次活动。为天津人民带了粤曲《十八相送》、潮州歌册《诚信姻缘》、龙舟说唱《龙舟一曲唱小龙》、木鱼歌《花笺记-对花自叹》4个曲艺类传统节目。在接下来至6月14日为期一周的时间内,他们将与来自全国的170多支队伍一道进行展演。参与4场驻场演出以及6场进社区惠民演出。全面展示我省非遗曲艺艺术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成果。
在曲艺周举办期间,我省参演团队还将选派代表参加组委会组织的非遗曲艺采风调研、非遗传承人交流座谈会、管理部门交流座谈会以及总结交流座谈会等活动,与来自全国的非遗工作者、专家、曲艺类传承人进行交流、互动,分享近年来曲艺类非遗传承发展经验,推进传承保护成果的全民共享。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致辞

开幕式演出

粤曲节目《十八相送》参加进社区演出
相关推荐
- 【精彩回顾】“种子计划”非遗小记者训练营、实践营圆满结营!
2023-11-16
- 双节同庆,潮玩非遗
2023-10-07
- “丝路粤风”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幕,粤新携手绽放非遗新彩
2023-08-25
- 【精彩回顾】听非遗故事·品服饰之美,记“寻纱”文化沙龙
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