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展馆> 新闻动态> 【活动报名】“广式腊味的分类与品鉴”讲座

【活动报名】“广式腊味的分类与品鉴”讲座

来源 :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 关键字 :广式腊味,讲座 时间 :2021.11.16

秋风一起,在广东人的餐桌上,腊味往往就占有一席之地。广式腊味,凝结着广东人对故乡和亲情的情感和信念,正如《舌尖上的中国》里所描述:“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本期非遗学堂“食尚说”系列知识普及讲座将为大家带来色泽鲜明、美味可口的广式腊味,从广府人季节习俗说起,深入挖掘广府饮食文化。

【讲座主题】

秋风起时食腊味——广式腊味的分类与品鉴


【主讲嘉宾】

吕衬婵,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讲座时间】

2021年11月20日(周六)14:30-16:30


【活动地点】

广东省文化馆八楼会议室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广州大道中1229号)


【讲座内容】

本期讲座将从广府地区地理环境及广府人的生活习惯、秋季食俗等方面入手,深度阐述广式腊味的相关知识,介绍广式腊味咸中带甜、酒香醇厚的特点,带领观众感悟广府地区“流水的秋天,铁打的腊味”。同时,讲座现场还设置了美食品鉴环节,与观众一同品尝广式腊味,感受别样的广东暖意。

广式腊肠是将瘦肉经粗绞、肥膘经切丁后,配以辅料,灌入天然肠衣或人造肠衣再经晾晒烘烤而成。其具有外形美观、色泽明亮、香味醇厚的特色。

 其中,东莞高埗矮仔肠起源于清末,由东莞高埗人吕佳,又称“矮仔佳”的肉档手艺人所创。吕佳因个子矮,制作腊肠上街叫卖常拖到地上,妻子提议将腊肠制得短而粗后,可爱的造型受到了当地人喜爱。矮仔肠酒香、咸味和甜味恰到好处,不用切片即可食用,足以让人回味无穷。

广式腊味种类繁多,想要了解更多广式腊味及其制作技艺,体会广府人秋季饮食习俗,那就赶紧报名参与吧!


【报名方式】

现在即可报名,名额有限,赶快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预约吧!

除了线下活动,本次活动将会通过“广东省文化馆官网”“广东省文化馆bilibili直播平台”“花城+ 直播平台”同步进行线上直播。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直通讲座直播间,并可观看视频回放。


【温馨提示】

1.为确保顺利预约,注册时请务必完成手机绑定步骤。

2.预约成功者凭预约信息,从广州大道中1229号广东省文化馆西大堂进入,出示“粤康码”“穗康码”、行程码、预约验证信息及个人身份证,经体温检测正常后进入活动场地(请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入场)。省外返穗人员必须执行“广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2021年10月25日发布的《广州市出行防疫政策》(详见下文),凡不符合上述政策规定的人员不可入馆。同时,为做好疫情防控,进馆人员须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一米距离。

3.由于文化大院停车位有限,请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来参与活动。

4.乘坐公共交通指南:

(1)公交:搭乘B6路、502路、836路等多路公交到广州体院站下车,从车站对面文化大院东北门(广州大道中1229号),直入200米左右即可抵达。

(2)地铁:从6号线沙河顶A出口出站后左转,沿水荫路步行至文化大院西门(水荫四横路34号)直入200米左右即可抵达。全程大约1公里,步行约10-15分钟。


【广州市出行防疫政策】

1.对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返)穗人员实施“集中隔离14天”。 

2.对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返)穗人员实施“居家隔离14天”。

3.有本土阳性个案报告的区(县级市)但尚未划分中高风险区域的,如果当前感染来源不明、或出现社区传播的,该区(县级市)参照中风险地区管理。   

4.有本土阳性个案报告所在地级市(或直辖市的区)旅居史的来(返)穗人员实施 “三天两检”和14天居家健康监测。

5.有本土阳性个案报告省份旅居史的(返)穗人员建议持48小时核酸结果,并在抵穗后在机场火车站或就近做一次核酸检测,并自我健康监测14天。

6.其他省外来(返)穗人员建议主动做一次核酸检测。


活动海报

广式腊肠

广式腊肠

广式腊肠

报名二维码

官网直播二维码

B站直播二维码

花城+直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