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展馆> 新闻动态> 重走红色征程,采撷文化印记——2022广东省文化馆第三批特聘创作员(戏剧、曲艺)韶关采风活动圆满完成

重走红色征程,采撷文化印记——2022广东省文化馆第三批特聘创作员(戏剧、曲艺)韶关采风活动圆满完成

来源 :创作研究部 关键字 :红色征程,文化印记 时间 :2022.08.24

为切实加强全省群众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省文化馆特聘创作员在全省群文创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8月16日-19日,由广东省文化馆联盟、广东省文化馆主办,韶关市文化馆承办的省文化馆第三批特聘创作员采风活动在韶关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戏剧、曲艺门类特聘创作员参加了本次采风活动。

韶关地处粤湘赣三省交界的“红三角”地区,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在本次采风行程中,创作员们先后参观了中共省委五里亭机关旧址、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双峰寨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历史照片、文物以及影像资料,进一步了解了自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抗争史和奋斗史。大家纷纷用手机、纸笔记录这些令人心潮澎湃的历史瞬间,为创作积累宝贵素材。

除了重温红色记忆,创作员们还走进韶关各地,充分领略韶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曲江区文化馆,大家观摩了国家级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北采茶戏”,就采茶戏的表演风格、创作手法等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探讨交流。

仁化县石塘镇的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月姐歌”和“石塘堆花米酒酿造技艺”也给创作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淳朴的石塘村民载歌载舞,为大家献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歌谣“月姐歌”。石塘堆花米酒传承人则带领创作员们了解酿造工艺,讲述堆花酒历史。南宋名相文天祥曾赞美其曰“三千进士冠华夏,一壶堆花醉江南”。历代酿酒人的坚守与传承,让古老的陈酿焕发出新的生机。

户外采风的最后一站,创作员们走进美丽瑶乡乳源,了解乳源过山瑶独特的历史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邓菊花老师介绍了乳源瑶绣不需底稿、反面挑花、双面图案各异的特点,并现场展示瑶绣技艺。创作员们一边请教瑶绣知识,一边穿针引线,体验瑶绣魅力。

本次采风活动还举办了两场创作交流会,邀请杨子春、陈慧中两位专家赴韶关授课,对各位创作员的作品进行点评交流,切实帮助创作骨干提升作品质量。这次难能可贵的交流机会让创作骨干们兴奋不已,提交了多达20件小戏、小品、相声、快板等剧本,还有多名来自韶关各区、县的创作干部自发从外地赶来旁听。

陈慧中为大家播放了小品《装电梯》修改前后两个版本的视频,分享自己的修改思路及创作理念,并对创作员们提交的作品给出了详尽的提升建议。他号召大家“不要害怕平凡”,多关注现实生活,“多把赞美给普通人”。杨子春则从多年的舞台实践经验出发,结合《体坛新曲》《节马颂》等经典作品,强调在曲艺创作中要讲究辙韵、节奏等技法,弘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并鼓励大家坚持创作,不断挑战自己,将创作事业当做“终身大事”来对待。两场交流会让创作骨干们意犹未尽,收获良多,许多作者表示深受鼓舞,未来将不断提升自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作品。

广东省文化馆于2013年开始实施广东省文化馆特聘创作员制度,通过对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开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七大艺术门类的创作人才调研,遴选出一批中青年文艺创作骨干作为省文化馆特聘创作员,每届聘期3年,并与省文化和旅游厅特聘的群文高端创作人才培养形成梯队输送机制。

未来广东省文化馆将继续发挥在全省群众文艺创作上的指导与示范作用,加强群众文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全省群众文艺创作事业繁荣发展。


李惠敏

河源市紫金县花朝戏传承发展中心

通过参加采风活动,我来到了中共粤北省委五里亭机关旧址、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和仁化石塘双峰寨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对韶关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次活动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创作交流会,陈慧中老师乐此不疲地对每个学员的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点评。我认真听着、记录着,心绪翻腾,感受着这位老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与执着。同时,我深深感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远远不够,争取在今后的创作中更加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杨小碧

茂名市站前街道文化站

这几天的收获,可以用“沉甸甸”来形容。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一个个红色印迹见证了革命之路,成为了宝贵的创作素材。采风现场,创作员围绕创作方向、民族民间文艺与乡村振兴、非遗文化传承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创作交流会上,杨子春、陈慧中两位专家倾囊相授,学员们求知若渴。老师们的艺术魅力和创作技艺,像一团火一样温暖、鞭策着我们。


邱土明

韶关乐昌廊田镇中心学校

本次活动,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的创作热情,认真参与到采风当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在创作交流会上,陈慧中老师的授课激情四起,剧本点评到骨到肉,对好作品视若珍宝,教育我们要创作“有源之水”的作品,给予大家心灵的碰撞。杨子春老师则以生动、形象的示范讲解,展现了老一辈艺术家们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赤诚,感染了在场的学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深入生活、扎根基层,才能创作出人民群众喜爱的作品。

参观中共省委五里亭机关旧址

观摩粤北采茶戏并进行创作交流

观摩粤北采茶戏并进行创作交流

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学习乳源瑶绣技艺

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学习乳源瑶绣技艺

参观世界过山瑶博物馆

杨子春老师讲授《为“活”而活 没“辙”找辙》

陈慧中老师对学员剧本进行指导

观摩广东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乳源地区参赛作品排练

特聘创作员作品汇编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