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 努力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广东省文化馆 王惠君
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
努力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广东省文化馆 王惠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党要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结合厅开展的主题教育集中学习,通过学习原著和小组交流,收获良多,让我受到一次思想政治上的洗礼,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它是指导我们文化工作的行动指南,现我就如何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努力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这一主题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准确理解斗争精神的含义
(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斗争史
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先辈和党的先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的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宝贵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和优良的革命传统,是我们前进道路上不能丢掉的精神武器,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二)我们党98年的光辉历程就是一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史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从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到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无数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以“拼将十万头颅血”的无畏、“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我们党是在斗争中诞生、成长、壮大的政党。经过近百年的奋斗洗礼,斗争精神早已融入党的血脉,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斗争精神逐渐丰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政治斗争、新闻舆论斗争、意识形态斗争、治党治军的重要思想武器。
(三)发扬斗争精神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当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周边环境复杂敏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今天,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克难攻坚、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充分认识斗争是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一项伟大斗争,事关“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四)斗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
世界充满了矛盾,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斗争精神中的“斗争”富有新的内涵,意义更加广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庸俗化的、为了争夺各自利益而进行的争斗,而是社会中的先进阶级或组织为了人民利益而进行的积极活动。从我们所处的新时代这个大背景出发,通俗地说,斗争是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所采取的措施和付出的努力。其深刻内涵之一,就是进一步弘扬苦干实干的精神、展现担当作为的风貌,在切实履行职责、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大胆与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作斗争,努力摆脱传统观念和条条框框的束缚,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中彻底解放出来,在担当中成就事业,在斗争中锻炼成长。
二、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是新时代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新要求
(一)敢于斗争,勇于担当是我党革命实践中攻坚克难、永无不胜的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坚决的斗争精神,坚持同党内腐败和作风问题作斗争,取得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坚持同贫困落后作斗争,让脱贫攻坚工作成为世界各国竞向学习的对象;坚持同环境污染作斗争,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将斗争精神化作了攻坚克难、除弊纠顽的坚实力量。新时代的伟大斗争,是一场不断破解矛盾难题的社会革命,是一场直面问题的自我革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扬斗争精神,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破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阻碍。
(二)敢于担当、敢于斗争,是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
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落实者,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领导干部必须不断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带头摒弃当“太平官”、过舒坦日子的想法,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自觉和胆魄,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带领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更好朝着既定目标迈进。
(三)敢于斗争、勇于担当,最能体现一个领导干部的政治情怀、党性修养和工作作风
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需要在政治历练中提高政治本领和政治能力,需要在加强党性修养中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斗争本领。领导干部要把讲政治放在最重要、最突出的位置,善于把握方向、大势和全局,善于保持斗争定力、驾驭复杂局面和防范各类风险,努力做勇于斗争的“战士”,而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
(四)牢固树立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意识
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把政治责任体现在狠抓落实上,把担当精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到: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我们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必须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敢于亮剑、善于斗争,在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的斗争中毫不妥协、不怕牺牲,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攻坚碰硬,任何时候都不拿原则做交易,任何压力下都不能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党员领导干部要做敢于直面问题和矛盾的表率,做勇于担当作为的表率。
三、在公共文化实践中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
(一)领导干部的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长期实践逐步养成的
斗争精神、斗争本领只能在伟大实践中提升、在敢于担当中增强。我们要传承斗争精神,始终保持中华民族和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把斗争精神体现在敢于担当作为上,敢于站位全局干事创业、深化改革上。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领导干部,我们要弘扬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精神,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营造敢想敢干、多想多干、勇拓新路的干事氛围和创业激情,树立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良好形象。
(二)要有斗争精神、勇于担当的气魄来化解风险,解决矛盾,开拓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领导干部如果缺乏基本的理论修养和理论思维,就很难应对和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理论指引,切实加强理论修养,真正夯实理论功底,学会从纷繁复杂的各种矛盾中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客观规律,特别是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掌握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斗争艺术,既要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真实功夫,还要有借力发力、借势谋势的巧妙方法,更要在斗争中争取团结、谋求合作,赢得主动、取得胜利。
(三)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安全责任制,严把文化安全关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领导干部,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敢于与错误的思潮、错误的舆论、错误的导向、“三俗”文化作斗争,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需求为导向,敢于同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确保广大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特别是要注意防范化解意识形态、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等方面的重大风险,提高防控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切实加强文艺创作、对外交流、网络宣传、文艺演出和各类展览、论坛、讲座等文化活动的内容、人员审核把关,确保文化安全,以实际行动维护了文化安全稳定大局;我们要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把风险评估作为必经程序,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在公共文化服务中不出现安全问题,尤其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守好“南大门”。
(四)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要以持之以恒的精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各种违反党纪法规的行为作斗争,扬正气,树清风。进一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识,以落实好“三会一课”为基本抓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文化馆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督促党员干部增强“四种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认真制定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落实廉政风险防控的层级责任;综合运用好“四种形态”,强化事前防范;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反“四风”工作,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违法乱纪的事坚决不做、不守规矩的事坚决不为。习近平总书记说,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弘扬斗争精神,带领党员干部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为落实各项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五)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殷切期望,“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我们要与固有的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推动广东的公共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我们要找准新时代党中央对广东工作的新定位,紧紧围绕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现代公共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发展目标,以推动我省公共文化服务走在全国前列为核心,继续发扬广东敢为人先、敢闯敢拼的改革精神和斗争精神,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大文章;在文旅融合中,发挥好省文化馆应有作用。充分发挥省文化馆在“广东省文化馆联盟”的领头羊作用,切实履行省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的重要社会职能,以省馆引领示范的责任担当推动我省文化馆事业在文化惠民服务、文化志愿服务、数字文化服务、非遗保护传承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具体措施包括:切实加强免费开放服务,打造成具有省馆特色的公益性培训品牌;积极推进我省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充分发挥馆内原有活动品牌的优势,树立群众文化品牌新标杆;努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稳步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传播群众文化服务的新模式;积极协助推进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建设等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地为新时代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拼搏进取,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为我省公共文化事业走在全国前列而努力工作。
相关推荐
- 省文化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党日活动
2022-07-11
- 省文化馆党支部开展“七一”走访慰问活动
2022-07-07
- 广东省文化馆党支部召开2021年度组织生活会
2022-03-22
- 省文化馆举办“新春颂中国”朗诵会 主题党日活动
202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