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非遗新造物”集体亮相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 2019年度广东十佳“非遗新造物”评选活动同步上线
11月2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城市艺术周协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支持的年度展览“非遗新造物——创艺风物志”在289艺术园区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开展。2019年度广东十佳“非遗新造物”评选活动同日在南方+客户端正式上线。
非遗是传统生活留下的风物,创意则是当代最鲜活的人文景观。近年来,经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广东全省各地涌现出一批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优秀案例。展览划分为“非遗新风物”“青年新力量”“品牌新创力”三个主题展区,以“见人见物见生活”为核心策展理念,汇聚了非遗传承人、院校师生、企业与社会机构的创新力量,通过一批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优秀案例的集中展现,尝试书写新时代的“风物志”。
非遗的生命力根植于地方传统文化,非遗传承发展也离不开它的文化根脉。今年8月,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启动首届广东省“非遗新造物”年度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面向全省21地市非遗主管部门征集年度非遗文创案例。评选活动共征集到来自60多项案例参评,经过工作站组织专家评审,初评产生18项入围案例在“非遗新风物”展区呈现。
参评作品包括非遗项目产品、或以非遗为主题创作的衍生品,分为创新、体验、产业三个部分展出,从器物创新、场景体验、再到市场化产业发展,展现非遗产品以及当地风土人情与产业生态:80后艺术家温秋雯在传统鱼灯扎作基础上创作的装置艺术《大良鱼灯》,作品曾参展2018年“淘宝造物节”的《大良鱼灯》;何帅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团队带来的“东莞龙舟制作技艺数字化展示”动画,国内首倡“非遗+数字化+设计+制作”非遗传承传承与展示思路;广东省广轻控股集团推荐、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主创的潮州麦秆画文创灯具,通过非遗与家居产业结合拓宽非遗产品市场。
展览期间,南方+客户端将在线推出“2019年度广东十佳‘非遗新造物’评选活动”。2019年度广东十佳“非遗新造物”将通过综合网络评选票数与“活力非遗智库”专家评分产生。网络投票数占总评分40%,“活力非遗智库”专家评分占总评分60%。“非遗新造物”另设评委会大奖。2019年度广东十佳“非遗新造物”将在12月下旬正式公布并授奖。
“青年新力量”展区展出从2019广州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等平台遴选产生的省内美术院校“非遗+文创”优秀案例。展区分为传承、解构、再造、融合等四个单元,展现新生代对传统非遗不同维度的再创造。参展对象既包括美术院系在读生、毕业生,也包括青年教师、青年创业者及其工作室作品。展品既有传统工艺的文创衍生品,也有以非遗IP开发的动漫游戏,还有针对非遗资源开发的文旅融合案例。展区以可视化形式,还原每个案例非遗文创的工作思路与方法,通过“岭南青年非遗新力量”的整体亮相,为各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原动力。
原文链接:http://whly.gd.gov.cn/news/zwhd/content/post_2703727.html相关推荐
- 巧手做彩灯,欢乐迎元宵!彩灯体验课为佳节添姿彩
2025-02-28
- “粤新年·福蛇至”2025年广东数字文化推广活动 完美收官
2025-02-28
- 看展览、逛市集、赏醒狮、沾福气 “灵蛇迎春,巳巳如意”蛇年生肖展在广东省文化馆开幕
2025-01-20
- 央地联动陪你跨年,莞邑春晓华彩迎新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