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动态> 热点聚集>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 ​让客家文化释放新活力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 ​让客家文化释放新活力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关键字 :客家文化,新活力 时间 :2023.03.04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成为广东省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这将进一步释放梅州客家文化的新活力,对于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推动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客家文化的活态传承,促进梅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探索实验区建设的“梅州路径”

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0年5月获批设立,覆盖梅州市8个县(市、区),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其中,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和大埔县为重点区域,其他为一般区域,总体规划于2017年5月获批实施。

多年来,梅州市各级政府按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通过建立和完善管理机构,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构建文化生态保护传承体系,推动客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梅州市先后出台了《梅州市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梅州市红色资源保护条例》等法规制度,创新机制体制,形成市管委会、大埔县示范区管委会、其他县(市、区)管理中心的“总分馆”模式,培育“梅州模式”。同时,将建设经费纳入市、县两级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2018年至2021年,市级财政安排经费1488万元,积极争取中央财政2725万元、省级财政2140万元,并撬动社会资金68.6亿元,形成上级资金支持、本级财政投入和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

梅州市广聚社会力量,鼓励侨胞和社会贤达积极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争取社会资金参与客家民居修缮、非遗街区建设、文物和传统村落保护等,探索“梅州路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人人自觉保护的浓厚氛围。在2022年度梅州市新增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有19个项目保护单位为民营企业或行业协会,这表明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氛围日渐浓厚,人民群众对非遗的保护意识更强、民众参与度更高。

当前,梅州正全力建设成为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也将融入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中,持续深化保护区整体性保护。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灼明表示,接下来,梅州将以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非遗传承人和客家山歌名家培养工程,加快梅州围龙屋、汉剧申遗步伐;推进狮雄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重点申报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开发“非遗+民宿”“非遗+研学”等业态,推出一批体验性强的非遗旅游线路;推进“左联”文化名人故居、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化利用。


形成非遗保护利用的“梅州现象”

目前,梅州市拥有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20项、代表性传承人473人;拥有客家围龙屋4367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44处、中国传统村落78个、革命旧(遗)址509处。自设立保护区以来,梅州不断提升非遗传承能力,推动非遗项目数量增长了5.5倍。

10多年来,梅州不断完善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实现了制度机制从无到有、设施场馆从少到多的突破。以文化传承平台建设为例,梅州市先后升级改造了中国客家博物馆、广东汉剧院、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剑英图书馆,建成18个农耕文化博物馆,设立全国客家菜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中国戏曲名家、广东汉剧名师、客家山歌剧名师等传习工作室。

近年来,为激发文化活力,梅州市聚焦客家非遗题材,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创演《白鹭村》《春闹》《林风眠》等一批具有岭南气派、客家风格、梅州特色的精品力作,被誉为“梅州现象”。梅州市戏剧研究工作室主任林文祥说,这些作品都是用传统艺术讲述本土故事,充满了浓浓的客家味。

2月24日,“学唱客家山歌 学提梅县木偶”非遗研学活动在梅县区文化中心礼堂举行,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梅县区木偶传习所的演员分别展示了传统客家山歌、木偶剧《童趣》。“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更多学校、孩子了解客家山歌和梅县提线木偶,让孩子们走进剧场。”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赖瑜明说。近年来,梅州市充分发挥非遗资源优势,精心打造“客都文化公益讲堂”“周五有戏、相约周六”等惠民品牌。2022年,梅州市开展非遗“五进”活动300多场次,受众120多万人次。结合“双减”政策,梅州市将非遗融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2022年,有36所中小学开设广东汉剧、客家山歌、采茶戏等特色课程。

梅州市大埔县桥溪村升级改造成“桥溪古韵”景区,并入雁南飞茶田景区后,村内16座古民居成为旅游景点,村民成为传播古村文化的使者,每年可按门票收入的10%分红。在梅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通过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非遗特色小镇,推进“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养生养老产业,不少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丰顺县大宝山景区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埔寨火龙为主题,融入民俗故事,自2020年营业至今,接待游客近35万人次,景区员工80%来自当地,有效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1月14日,梅州举办文旅推介大会,推出了5条“春到梅州”精品旅游线路,集合了梅州特色精品的文化旅游资源、A级景区(景点)和各类体验项目,满足游客不同的需求。梅州还推出了10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走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