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动态> 热点聚集> 打造群众“终身文学美育学校”, “文心笔谈——我在文化馆学写作”第二季圆满结营

打造群众“终身文学美育学校”, “文心笔谈——我在文化馆学写作”第二季圆满结营

来源 :广东省文化馆 关键字 :文学,美育,,活动 时间 :2024.11.25

2024年11月23日下午,“文心笔谈——我在文化馆学写作”第二季结营暨写作分享会在广东省文化馆举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新快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文心笔谈”写作训练营旨在打造人民群众的“终身文学美育学校”,面向大众开展文学知识和写作技能普及教育,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学欣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输出能力,自2023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两季共24期,吸引了上千名学员参加,现已成为广东省文化馆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普及新品牌。

本季写作训练营有以下三大亮点:一是以“阅读带动写作”的主题授课模式,先读后写,帮助学员打通阅读和写作的壁垒,针对性提升学员的创作水平和鉴赏能力;二是在暑假开设青少年专场,通过鉴赏古诗词、阅读名人传记等形式,为青少年量身打造文学美育课程;三是本季全部课程均面向全省同步直播,这是广东省文化馆推动文化数字化战略重点任务在文化馆落地的重要举措。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全民艺术普及新体验,让更多群众能够更加便捷地在广东省文化馆平台享受丰富优质的文化资源。

在长达6个月的写作训练中,来自不同领域的作家、媒体人、插画师、乐评人、出版人等六位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12期主题课程,和学员们一起,用时间和作品见证了文字的力量,见证了每一位学员从素人到写作者的华丽蜕变。

如今,“文心笔谈——我在文化馆学写作”已成为一个优质的表达和创作平台,汇聚起一支数量可观的热爱文字、渴望表达的写作爱好者队伍。学员在这里不仅拓宽了读写视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也找到了终身学习、自我发现和成长的路径,更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写作爱好者。

“让每个人都能学,让素人也会写”,这是广东省文化馆创办“文心笔谈”写作训练营的初衷。通过“文心笔谈”的课堂,许多群众得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文学知识、了解文学创作、提高文学素养。广东省文化馆也因此发掘并扶持了一批群众文艺创作人才,让他们的作品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学员代表在结营仪式上分享心得体会时表示:“现代社会节奏太快、人心浮躁,参加这样的写作课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可以愉悦身心、释放压力、丰富知识、拓展眼界。尤其对于热爱读书写作的人,这里是一方净土,是充满正能量的后花园。”另一位学员则将“文心笔谈”写作训练营比喻成种花种树:“先在学员的心中埋下种子,只要埋下种子,就不用管能开出什么样的花,长出什么样的果子,或许某天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呢。”

结营仪式后,几位授课老师和嘉宾为学员们带来了干货满满的写作分享会。“我在文化馆学写作”第一季学员梁秀兴与作家陈思呈对谈,分享自己从文学爱好者到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的成长之路,谈到了自己如何开始写作、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何保持写作习惯以及写作带给自己的改变等话题。此外,荆方与圈圈两位老师也以“突破写作障碍的三个法则”为主题,向学员们传授了实用的写作思路和方法,为他们在文学道路上披荆斩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指南。

结营仪式后,学员们的热情并未随之消散,反而在学员微信群中持续高涨。大家纷纷畅所欲言,分享着各自的学习心得与深刻感悟,交流的氛围热烈而温馨。

未来,广东省文化馆将继续矢志不渝地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挖掘并悉心培育群众文学创作的新生力量,鼓励大众参与到写作当中,有力推动素人写作领域的蓬勃发展,让越来越多人通过阅读和写作,享受文化的滋养,感受创作带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我在文化馆学写作”,将成为文化馆这座“终身美育学校”里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