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丨加强文旅融合,推进潮州旅游强劲发展
近年来,潮州市抢抓国家实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和广东实施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的契机,围绕建设沿海经济带精品城市的定位,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潮州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为抓手,积极探索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快旅游景区文化建设和提质升级,丰富旅游景区文化内涵,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加强文化旅游宣传营销和区域旅游合作,不断提升文化旅游知名度和接待服务水平。我市旅游产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得到更加快速发展,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三年都居全省前列。1-9月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1362.49万人,增长27.0%,全市旅游收入198.6亿元,增长26.5%。
(一)加强修缮,盘活历史文物资源。
潮州历史悠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潮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我市加快文物保护修缮。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文物保护和修复。一是实施“百家修百厝(祠)”。首期启动了海阳县儒学宫、唐伯元旧居、黄尚书府、李厝祠、辜厝巷林宅等15处文保单位的修缮工程。众多古宅在修缮中重新焕发古韵,有力提升了潮文化精品城市的建。二是活化利用文保单位。在加强文物保护修缮的基础上,在广济桥、许驸马府、已略黄公祠、李厝祠等文物点开发文化观光、非遗展演、婚纱走秀、茶艺、刺绣表演以及展览展示等功能,文物点成为旅游的热点亮点,文物活化利用使文化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三是启动古城区街巷片区改造项目。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启动实施南门十巷、下东平路、上东平路美食街、许驸马府片区、中山路整治工程等历史街巷片区改造,坚持用“绣花”功夫实施“微改造”,把精致的“潮味”元素融入古城“微更新”工程,全面拓展古城文化旅游的纵深度,让潮州这座“活着的古城”更具魅力,焕发光辉。
(二)有机融合、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潮州市将潮州文化元素有机融入旅游发展全过程。一是打造魅力节点。注重潮州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打造提升,将广济桥、韩文公祠、许驸马府等国家重点文物点打造成文化旅游景区。打造中山路的郡城义仓艺术家驿站,既有文化风情客栈、茶座、人才咖啡吧,还有潮州木雕、潮绣、瓷板画、鼻烟壶等工艺大师工作室,将传世国宝、尘封遗产与景区旅游深度融合。二是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遗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研学游、体验游有广阔的市场。我市有很好的非遗旅游资源,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5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2人。我们加大在非遗体验基地旅游要素配备,改造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发挥市非遗馆龙头引领作用,推动一批非遗展示馆开放展演。有谢华、孙庆先、陈培臣、康惠芳、辜柳希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工作基地,涵盖了潮绣、潮州木雕、手拉朱泥壶、潮州抽纱、潮州功夫茶艺、潮州麦秆贴画等非遗项目,让非遗技艺真正融入游客的旅游体验中。三是推动“博物馆之城”创建工作。依托54家“博物馆之城”系列展馆发展文化旅游业,通过拓展研发、培训、展示、商贸、博览等功能,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四是培育和创新文旅业态。我市根据资源特色和产业优势,推动旅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联动推动潮州传统工艺、特色美食等元素与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结合,鼓励市博物馆、韩文公祠、古城所等文保单位开发文创产品。启动潮州市第二届“十大手信”评选和“韩愈杯”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搞活潮州旅游商品的生产销售,提高潮州旅游的综合效益和附加值。鼓励创业者和投资人参与开发民宿客栈、茶馆茶舍,古城里涌现出载阳客栈、郡城义仓、七朵等文化气息浓厚的民宿客栈。目前,古城区有民俗客栈72家,茶馆(舍)30多家。黄金周期间,古城客栈难求,茶馆饱满,迸发文化+旅游综合效应。
(三)创新业态,激发文旅融合发展新活力
为更好地激发文化旅游活力与潜力,我市精心打造游客专享文化旅游大餐。一是开展“文化古城·乐享名街”品牌活动。活动以文艺阵地表演、非遗活态演示、文艺巡游为主要艺术形式,展现潮州的文化魅力和人文特色。今年来共举办140多场次,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真正让艺术“活”起来,让文化“动”起来。二是注重文化节庆活动的策划组织。组织举办了橡木花会、美食节、青龙庙会、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活跃古城文化旅游市场。2018春节期间,《央视戏曲春晚潮州分会场》、《唱响新时代》登陆央视大舞台,推动潮州古城文化游再掀新高潮。三是打造特色文化体验街区。按“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打造文化消费平台。引导旅游街区的集聚经营,形成西马路婚庆一条街、中山路工艺品一条街、“老字号一条街”、水平路饮食一条街火爆的“文化旅游生意”。千庭茶舍将梨园公所这座市级文保单位变成工夫茶文化慢生活体验馆,依托凤凰山茶园,打造凤凰单丛茶品牌。原旧电机厂开发的府学旧地,则建有美食街、茶艺休闲街、工艺品作坊区、潮州大戏台、主题客栈及大型实体综合书店“时间轴”等项目,成为外来游客到潮州古城旅游的一站式体验平台。打造主题酒店,位于饶平县黄冈镇的力诚国际酒店是文化注入酒店业的典范。该酒店拥有近二千多平方的艺术书画展厅,辟建了民俗艺术馆、潮剧大舞台、风情美食艺术街等项目,使酒店成为一个大型文化艺术馆。四是加强“潮州菜”文化的开发。依托我市丰富的潮菜资源优势和独特的饮食文化,实施“潮州菜师傅工程”,开发以地方名特食品、潮州菜谱、风味小吃等为主的饮食文化旅游商品。开展创建特色美食示范店“美食节”等活动,组织“十大手信”、“寻找美食小视频”评选,引导美食业态的差异化、规范化、精品化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加紧致的美食体验。
(四)加大宣传推介,提高文旅品牌美誉度。
打造潮州文化旅游大IP。精心拍摄了《潮州古城》旅游宣传片,制作了潮州旅游画册、潮州旅游手绘地图、潮州美食手绘地图、潮州古城客栈(茶舍)分布图等一批质量较高的潮州古城旅游宣传资料,为游客提供丰富文化旅游服务。整合潮州美食、潮州工艺、潮州民俗等文化元素,组织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做大旅游市场,规模开发“周末游”、“高铁游”、“深度游”等文化旅游产品。根据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组织潮州古城文化游、潮州美食体验游、潮州工艺精品游、潮州工夫茶体验游、潮州名人故里游、府第建筑修学游、潮州节庆游、宗教祈福游,并与乡村旅游景区景点连接,拉成旅游链条,开发周末游、三日游线路。加强联合宣传推介,与汕头、揭阳两市开展旅游交流合作,对外联合宣传推介,对内互送客源,形成了良好的旅游互动局面。做好引客入潮工作,组织潮州文旅粤港澳大湾区推介会,加强与珠三角和厦漳泉等客源城市的线上线下宣传推广和交流互动,积极拓展文化旅游市场。
(五)加强配套建设,打造良好文化旅游环境。
潮州市加强城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保障。一是加强城市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六城同创”“治六乱”系统工程,实施“六个十”工程,即公园、肉菜市场、道路“黑体化”、道路绿化、停车场、厕所等各10个项目的改造提升。二是完善旅游基础配套建设。加强道路交通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停车场、旅游驿站等公共服务设施。设置安装标准化旅游导览、标识牌。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启动“潮州行”APP及旅游数据中心平台建设。发动企业捐资,改造提升旅游厕所,潮州市获评全国十个之一、广东省唯一一个“厕所革命优秀城市”称号。
相关推荐
- 肇庆|“岳山造林大会战”50周年系列活动 ——2025年庆祝元旦原创音乐晚会顺利举行
2024-12-31
- 汕尾|“灵蛇献瑞 琴韵迎新”2025汕尾市文化馆新年音乐会圆满举行
2024-12-31
- 潮州|乐动府城!潮州新年音乐汇奏响未来乐章
2024-12-30
- 梅州|梅州市文化馆陪您“艺”享元旦系列活动—— “萌娃竞技,欢乐元旦”趣味亲子运动会成功举办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