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动态> 基层直击> 东莞丨权威访谈 司琪:立足“双万”新起点,打造“品质文化之都”

东莞丨权威访谈 司琪:立足“双万”新起点,打造“品质文化之都”

来源 :东莞市文化馆 关键字 :访谈,文化自信 时间 :2021.10.03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也是城市的根和魂,积淀着人们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处于“双万”新起点上的东莞,塑造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地位和文化优势,是东莞文广旅体部门的使命任务。

近日,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在接受南方+专访时表示,全系统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奋进力量,深度挖掘岭南文明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根据地、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核心内涵,加快把东莞打造成更富内涵和活力的“品质文化之都”。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

深刻学习领会,汲取奋进力量

南方+:东莞市文广旅体部门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司琪: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迅速组织传达贯彻学习,在东纵纪念馆举行主题党日活动、讲授专题党课、召开全系统学习贯彻动员大会、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等,全面抓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

当前,东莞正阔步迈进万亿GDP、千万人口城市的新赛道。在“双万”新起点上,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奋进力量,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担当作为的动力,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落实,深度挖掘岭南文明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根据地、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核心内涵,加快把东莞打造成更富内涵和活力的“品质文化之都”。


彰显文旅特色

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

南方+:东莞文广旅体部门如何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更好地推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司琪: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始终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成立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动员会,梳理党史学习教育清单,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

在此基础上,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立足部门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学习形式,彰显文旅特色,更好地推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一是丰富艺术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高规格举办“百年征程 百图纪实——东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组织《上甘岭》等12场红色经典演出,吸引数万人观展观演。举办“永远跟党走”第六届合唱节,全市1000支队伍、超过4万人参赛,通过线下线上方式举办百万产业工人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活动,在全市范围营造了浓厚氛围。在图书流动车等设置党史学习专区,多途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延伸阅读书目推荐。举办“文艺党课”第二期“舞蹈里的党史”,组织“舞游莞·东纵红色记忆”路线游览,以舞蹈、舞游的形式传承红色基因。

二是用活红色资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打造了一批党史学习教育重要阵地。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基本陈列全面升级、重新开放。鸦片战争博物馆成为2021年全国首批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单位。全面修缮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中共东莞县委机关旧址等15处革命文物。今年以来各个红色文博场馆累计接待党员干部群众270多万人次。加强革命文物、旅游资源串联,整合发布10条“走读红色东莞,坚定理想信念”红色主题旅游路线,累计超过78万人次游览,得到广泛好评。

三是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入基层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征集25个方面64个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形成具体问题清单,加快补齐文化服务提升、文化资源利用、全民健身推广等方面短板。

比如,实施全民艺术普及行动,已举办培训683场,演出70场,推出精品展览13场。比如,建有图书馆流动服务车站点达102个,2021年1-9月新建11个城市阅读驿站,开展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小区、进园区”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建立全民健身服务站点600个,组织12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时长达到10万小时,服务超过100万人次。


新使命新担当

塑造万亿GDP城市的文化形象和文化优势

南方+:东莞即将迈进万亿GDP城市行列,文广旅体部门如何聚焦发力,塑造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地位和文化优势?

司琪:文化品质是城市品质的核心要素,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莞正阔步迈进万亿GDP城市行列,塑造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地位和文化优势,是新发展阶段东莞文广旅体部门的使命任务。

我们将聚焦实施“六项工程”,进一步提升东莞的城市文化形象和文化影响力。

一是实施文化空间布局优化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东莞市博物馆新馆,推动建设东莞第二图书馆,在滨海湾新区、松山湖科学城、水乡新城等区域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辐射湾区、特色鲜明的地标性文体设施,在六大片区加快打造1-2个示范性城市文化优质生活圈,实施2-3个示范性TOD综合文化项目。

二是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程。建设莞城中兴路-大西路、石龙中山路等6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打造茶山南社、石排塘尾、寮步西溪等一批“最美古村落”。深挖莞籍“坪石先生”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华南教育历史研学点建设。开展“红色文化”弘扬行动,推动鸦片战争博物馆建设红色基因库试点,完善中共东莞县委机关旧址陈列馆。打造“改革东莞”主题历史文化游径,认定一批“东莞改革开放文化地标”,提升鳒鱼洲工业遗存的整体保护利用。

三是实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加大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印刷、玩具、文化装备等文化制造业,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文化等文化服务业,培育“东莞设计”品牌,打响“东莞动漫”品牌,力争2025年东莞文化产业占GDP比例达6.5%。

四是实施全域旅游发展促进工程。打造“一心四区”全域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加快引进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推动寮步、清溪、樟木头、麻涌、茶山镇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培育“文旅+”“+文旅”消费新业态,举办文旅专题促消费活动,推动文化旅游消费升级,力争到202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680亿元。

五是实施体育运动活力增强工程。充分发挥“全国篮球城市”名片的引领示范作用,策划举办篮球文化节等篮球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动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围绕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打造国内外知名赛事品牌。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推进国家级运动队训练基地、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省级单项重点后备人才基地建设。

六是实施城市文化IP的锻造和传播工程。锻造虎门销烟、篮球、莞香、东莞制造等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城市文化IP,形成城市文化IP体系。加大城市文化IP传播推广力度,丰富传播交流形式,全面提升东莞城市文化的辨识度和知名度。


文化精准抵达,增强千万人口的归属感、认同感

南方+:市民群众需求日益多元,东莞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提升,进一步增强市民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

司琪: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的重要来源。东莞常住人口超千万,我们将推动文化服务实现全覆盖,加快数字化转型,丰富城市文化菜单,满足市民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

一是完善公共文化载体建设。当前,我们建设了文化馆镇街分馆34个,村(社区)支馆583个,共享文化馆15个,年均开展文化公益培训班超过380个,惠及市民20多万人次。截至2021年9月,全市建成图书馆分馆52个,村(社区)基层服务点485个,城市阅读驿站40家,绘本馆25家,整合社会力量共建成109个“我+书房”家庭图书馆。下来,将进一步完善文化馆和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实现更广覆盖、有效抵达。

二是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行动。深入挖掘和传承发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加强村史馆等文化阵地建设。统筹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美丽东莞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促进精品文化项目下基层,进一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体化发展。

三是加快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探索建立“云上”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实现线上线下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文化莞家”云平台建设,拓展“云阅读”“云展览”“云课堂”等新型数字文化服务场景。支持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创新及应用探索,进一步拓展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网络营销、直播带货、在线培训、创意竞赛等新模式。

四是优化“城市文化菜单”。打造都市文化艺术系列品牌,深入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全民阅读等惠民活动,策划举办东莞文化四季、文化周末、读书节等高品质活动,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菜单。


2021年东莞文广旅体工作亮点数据

(1)鸦片战争博物馆成为2021年全国首批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单位;

(2)整合发布10条“走读红色东莞,坚定理想信念”红色主题旅游路线,累计接待人数超过78万人次;

(3)高规格举办“百年征程 百图纪实——东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吸引近2万人参观;

(4)举办“永远跟党走”第六届合唱节,全市1000支队伍、超过4万人参赛,规模为历届之最,举办百万产业工人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活动;

(5)中国举重博物馆在石龙动工建设,将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举重项目专题博物馆;

(6)举办“容庚与东莞”大型系列展览,线上线下吸引超过20万人观展,受到各界好评,有力彰显了东莞历史文化;

(7)东莞近代商埠贸易游径,入选第二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

(8)高水平举办5期“新时代明伦堂”文博主题讲座,组织开展101场“博物馆进校园”活动、29场“非遗进校园”活动,33所学校开展少儿粤剧曲艺培训;

(9)整合社会力量举办“东莞共享文化年”活动,开展“四个100”项目活动,共建100个共享文化空间,截至9月底共开展1919场活动;整合社会力量共建成109个“我+书房”家庭图书馆;建立全民健身服务站点600个,组织12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时长达到10万小时,服务人次100万以上;

(10)持续深化书香东莞建设,2021年1-9月新建成城市阅读驿站11个、绘本馆6个,整合社会力量共建成109个家庭图书馆;

(11)举办2021“中国旅游日”东莞文旅主题系列活动,送出30多个惠民大礼包,发布20条精品线路;

(12)松山湖生态景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我市4A级景区15家,数量居全省第三;

(13)宏远男篮第11次勇夺CBA总冠军,东莞女篮蝉联省篮球联赛四连冠,东莞大朗男篮代表广东省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比赛篮球男子青年农村乡镇组比赛夺得铜牌,进一步刷亮了“全国篮球城市”品牌;

(14)东莞输送或培养的9名选手在东京奥运会女子篮球、竞走等项目为国出征,助力取得女子三人篮球铜牌、女子篮球晋级八强等优异成绩;

(15)东莞输送82名运动员代表广东参加陕西西安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目前(截至9月22日)在跳水、举重等项目上获得3项金牌,有望在篮球、马术等项目上再创佳绩;

(16)市民运动会开设18个线上线下特色项目,时尚运动节开设12个线上线下特色项目,超过1万名选手参赛,100多万市民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参与活动。

(17)寮步镇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为全省入选3个中的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