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动态> 基层直击> 东莞丨松山湖实验中学,以“创造教育”课程体系助力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东莞丨松山湖实验中学,以“创造教育”课程体系助力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来源 :文化莞家 关键字 :进校园,非遗 时间 :2021.12.26

坐落在松山湖高新区的松山湖实验中学,周边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云集。独特的区位环境,让松山湖实验中学自2015年创办以来,便确立以“办一所具有创新活力的幸福学校”为愿景,构建了“创造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国际视野和创造性人格的学生。

依托以“创新”“创作”“创业”为关键词的“创造教育”课程体系,《莞邑文化》《非遗口述史》《麦秆画传承》《茶山公仔》等有关非遗的校本课程在松山湖实验中学纷纷开设,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同时,积极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非遗融入“创造教育”课程体系

松山湖实验中学教导处副主任钟小敏介绍,在“创造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学校大胆改革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走向深度学习的智慧课堂实践。采用“走班制”与“导师制”相结合的教学机制,每学期开设涵盖人文、科学、健康、交往、多素养融合等在内的180多门校本选修课程,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课内外主题实践”“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推进课程实施,构建“智慧评价”体系,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六年来,松山湖实验中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创造教育”特色的现代化学校,被评为东莞首批品牌学校。

其中,《莞邑文化》《非遗口述史》《麦秆画传承》《茶山公仔》等非遗主题系列课程,是松山湖实验中学构建“创造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众多校本课程中围绕非遗宣传、保护与传承的课程。

“当然也有其它传统文化的课程,但在非遗传承方面这四门校本课程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钟小敏说,松山湖实验中学自创校以来,一直重视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门课程,各有特色与侧重。《莞邑文化》引导学生从莞草、莞香、传统建筑、饮食、民俗、曲艺、传统工艺等方面了解东莞文化,品莞香、做龙舟、画古村、吃糖不甩、做七夕贡案,通过“情感体验”“技能学习”“文化创作”展示莞邑古韵,传承东莞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本土文化认同感;《非遗口述史》通过“项目式学习”,将学习和生活联系,提出和生活相关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们走入社会生活去研究,促使他们乐于学习和探索,以此提高个人综合素养;《麦秆画技艺传承》让孩子们了解国家级非遗项目——麦秆画制作流程与工艺,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动手能力与审美能力;《茶山公仔》亦如此。


非遗在校园生根、发芽

“松山湖实验中学的课程建设是比较有特色的。”钟小敏告诉记者,学校也举办非遗展演等活动,“活动是短暂的,侧重于直观的感受和体验,而课程建设则更有连贯性,可以更好地深入学习与研究。”

以松山湖实验中学今年新引入的校本选修课程《茶山公仔》为例,茶山公仔代表性传承人林暖钦、林伟强开课一段时间后,钟小敏发现,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来说,还有许多值得去思考和琢磨的地方,“如果做活动,可能侧重于文化传播和体验,但课程绝不止于体验,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去系统地思考如何引导青少年学生做好传承工作。”

“能不能尝试做一些茶山公仔的文创周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做一些延伸,如明信片、书签等,这也是学校‘创造教育’所提倡的。”钟小敏一直在与林暖钦、林伟强进行沟通、探讨。

口述史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历史学研究方法,它通过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进行历史研究。对初中生而言,以口述史的方式开展非遗研究,难度可想而知。“开课时间短,每学期学生又不固定,很难深入系统地做出一些固化的成果。”钟小敏介绍,学校便在课程之外借助社团力量(松子史社),基于主题研究,引导学生实践、访谈,力出成果。

非遗系列校本课程的开设,让非遗在松山湖实验中学生根、发芽,扩大了非遗的影响力,拓宽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提升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培养了非遗后备人才。走近非遗后,学校学生在参加各类活动时,会有意识地把传统文化,特别是东莞非遗项目进行展示。如学校每年的校园义卖活动,均会有学生制作的非遗产品;学校每年的创造节,学生也会围绕东莞非遗进行创作,如3D打印东莞古建筑、东莞非遗摄影作品、龙舟制作等。

学生们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也创作了一批作品,如《松山湖实验中学非遗口述记录集》《非遗进校园活动感想》等;不少学生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东莞非遗产生浓厚兴趣,每学期八年级开展的小课题研究活动中,均有不少学生对东莞非遗开展相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