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动态> 基层直击> 肇庆丨看得到、摸得着、活起来——这个非遗传承基地你去过吗

肇庆丨看得到、摸得着、活起来——这个非遗传承基地你去过吗

来源 :肇庆市高要区文化馆 关键字 :非遗,传承 时间 :2022.11.11

“快看快看,这是我亲手编织的花席,真是太神奇了!”在高要区金渡镇水边村金渡花席省级传承基地里,15个来自附近金渡二小的孩子们正在体验着一堂与众不同的传统文化课。金渡花席编织技艺省级传承人莫伟祥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演示、指导着,“别紧张,慢慢地从左向右,从慢到快,均匀用力就可以了。”伴随着莫伟祥耐心的指导,孩子们灵巧的双手像弹钢琴一样把一条条细长的莆芏编织成了五彩的花席。

近日,金渡镇水边村“金渡花席编织技艺”省级传承基地内举办了图片展、实物展、授艺传艺等系列活动,全面展现高要区省级非遗“金渡花席编织技艺”的独特魅力,让孩子们在研学过程中认识非遗、了解非遗,让非遗文化在传承中创新。

金渡镇水边村莫伟祥金渡花席家庭作坊于2015年被命名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面积200平方米,共分三层。近年来,传承基地联合高要区文化馆、高要区非遗保护中心,根据“金渡花席编织技艺”基地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以看得见的记忆、摸得着的乡愁、活起来的技艺为思路,进行集中保护和传承,通过不定期举办培训班及展览、展示、体验等活动使花席重新焕发时代的光彩。

系列活动(一)——看得见的记忆

为使参观体验者对金渡花席有初步的了解,基地重新布局。把第一层设置为展览区,以图文形式再现花席的故事,此外,基地还精心制作了花席宣传小册子,人们在参观之余,可以阅读小册子内容加深对花席的了解。

系列活动(二)——摸得着的乡愁

基地二层为实物和历代花席陈列展览区。花席陈列展览区内陈列着跨越了四个朝代,从宋朝到21世纪的九代花席款式,让人惊叹先辈的智慧和勤劳;实物展览区则有花席原材料、工具、各种工艺品等,人们可以在参观之余,摸着一条条莆芏、一块块磨石,触摸属于一代人的乡愁记忆。

系列活动(三)——活起来的技艺

基地三层是花席技艺传承区,孩子和家长都可以亲身体验编织花席,基地则通过不定期举办培训班,传承人手把手地教孩子们起更、编织,让他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韵味,接触传统手工艺的精妙,让这个流传百年的“老手艺”,在每个人手里重新“活”起来。

莫伟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编织花席不能再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但这里寄托了一代人的记忆,我希望能尽自己绵薄之力,传承下去,延续民族的文脉”。

近年来,“金渡花席编织技艺”受到省内各大媒体关注,

传承基地迎来了一批又批的媒体对金渡花席进行专题报道。从初步了解、加深了解到深入了解的循序渐进过程,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就是这样回归到市民、游客的生活中,这种融入,相信就是最好的发扬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