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动态> 基层直击> 东莞丨同心向未来,奋进新时代——东莞市文化馆召开2022年度工作总结会

东莞丨同心向未来,奋进新时代——东莞市文化馆召开2022年度工作总结会

来源 :东莞市文化馆 关键字 :工作总结,工作会议 时间 :2023.01.18

2023年1月17日,东莞市文化馆召开2022年度工作总结会,传达了2023年广东省“两会”精神,总结了2022年全市文化馆总分馆工作情况,部署了2023年工作。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二级调研员余建民,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共服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科长赖志华,东莞市文化馆领导班子成员,东莞市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陈彩虹、东莞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苏亚玲等文化馆理事,以及各分馆馆长出席了会议。东莞市文化馆全体人员现场参加会议,各镇街分馆人员及参与优享文化年的社会服务主体代表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会议。

会上,东莞市文化馆各部门进行了述职,虎门、大朗、高埗、茶山等先进分馆的馆长作代表发言,分享工作经验。

会议以视频方式盘点了东莞市文化馆2022年工作成效,东莞市文化馆馆长、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黄晓丽通过文化强市建设任务表、总分馆工作安排表、分馆工作评分表“三张表”对2023年工作进行了部署。

黄晓丽表示,2023年,全市文化馆体系上下要团结协作、众志成城,围绕上级部署和文化馆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到“三个务必”:一是务必要凝心聚力,服务大局,全力投入东莞文化强市建设,二是务必要对标先进、自我革命,全面推进文化馆高质量发展;三是务必实干担当、履职尽责,全面加强基层执行力建设。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二级调研员余建民发表讲话,围绕加强政治建设、落实“文化强市”部署、推进全市文化馆服务一体建设、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和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等方面工作提出了要求。他表示,公共文化服务和非遗传承弘扬是两项尤其需要创新驱动的工作。新的一年,希望大家大胆想、大胆干,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各方力量,形成热气腾腾、热火朝天的崭新局面。

总结会还对2022年度东莞市文化馆先进个人、优秀项目、先进部门、先进分馆及先进分馆馆长进行了表彰。

2022年,东莞市文化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强市建设部署,坚持“思想引领+文化供给”,持续推进“品质文化之都”建设,以“六个融合”推进文化馆高质量发展。在辞旧迎新之际,东莞市文化馆精心制作了“致市民的一封信”,回顾2022年与广大市民一起经历过的精彩。

2023年,东莞市文化馆将继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文化强市的建设目标,推动“文化馆总分馆、全民艺术普及、非遗保护传承”三个一流体系建设,以多元、优质、高效的文化供给,助建千万人口的精神家园,助推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

在建设一流的文化馆总分馆体系方面:发挥好三大国家级平台作用,开展第二届全国性群众文化摄影主题征集等全国项目,完成部级、省级研究项目。申报广东省标准化试点单位,开展文化馆数字化发展的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制定工作。搭建“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平台”,通过基层点单、政府采购,社会配送的方式,逐步建立公共文化资源“中央厨房”的运行机制。升级湾区文采会,重点策划“文采四季”“友好企业+”微综艺等活动,发挥湾区文采会新企业联盟、广东省流行音乐和湾区文采会原创音乐传播中心的桥梁作用。继续完善文化馆各项功能配套,加大灯光亮化工程投入力度,开展系列夜间主题活动,重点打造“中国文化馆之夜”活动品牌。

在建设一流的全民艺术普及体系方面:在三大环节发力,一是升级服务。重点策划东莞全民艺术节、2023森林诗歌节、乡村“村晚”“火柴盒”等品牌,打造岭南流行音乐集聚地,争创“中国生态诗歌之城”,擦亮“潮流东莞”品牌。举办东莞第四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等赛事。二是拓展阵地。联动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和共享文化空间,组建全民艺术普及联盟,编实织密文化馆服务网络。三是培育力量。总馆计划每年为镇街分馆培训不少于10名“艺术培训导师”;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培育不少于50个社会主体;加强文化志愿者、管理员等培训。

在建设一流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方面:形成《东莞非遗保护与管理条例》立法专家建议稿,争创广东省水乡文化(东莞)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强非遗活态传承传播,重点联合教育部门推动全域中小学非遗教育常态化。促进非遗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升级“江湖山海”项目,开展非遗创意赛事活动,推动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