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动态> 基层直击> 广州 | 山歌——第二届“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颁奖典礼暨成果展在广东省文化馆隆重举办

广州 | 山歌——第二届“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颁奖典礼暨成果展在广东省文化馆隆重举办

来源 :广东省文化馆 关键字 :乡村美术,成果展 时间 :2023.05.15

2023年5月14日,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教育基金会、广东教育学会、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和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的山歌——第二届“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颁奖典礼暨成果展在广东省文化馆举办。

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原副主任、广东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雷于蓝,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斌,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广东省文联原主席许钦松,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陈广腾,广东省政协常委、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总经理张志兵,广州大学副校级领导邓成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王惠,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武晨,广东省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炽钦,南方二八九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崔向红,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刘红斌,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孙凌,广东省文化馆副馆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主持工作),副馆长郑小阳,广东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绮雯,广东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席李素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美术教研员钟国荣,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周凤甫等领导嘉宾,“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的专家导师、全省各地美术教研员代表以及第二届“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获奖老师等共300余人参加了颁奖典礼。

为推进乡村美术教育发展,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于2018年发起了“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旨在联合当地教育部门和名师专家,提升乡村美术教师素养,为乡村美术教师注入新的活力。本次颁奖典礼暨成果展是对2021-2022年度“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的阶段性总结与汇报性展出。

唱响乡村美育之歌,激发乡村美术教师活力

第二届“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的主题为“山歌”,旨在研发因地制宜、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美术课程。这也是“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创立的宗旨,即挖掘与鼓励乡村特色美术课程的开发,激发乡村美术教师的活力,推动乡村美育的发展。该奖项主要面向广东省各县(市、区)、乡镇(含镇级)以下农村从事中小学美术课教学工作的专职或兼职美术教师,根据教师提交的教学详案、课程开发说明以及与该课程相关的学生作业图,从课程定位、课程特色、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设计、推广价值等维度,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乡村特色美术课程。经过美育专家及美术教研员的共同评选,本届大赛共评选出金奖10名,银奖20名,铜奖30名,优秀奖40名。

本次颁奖典礼共分为“大山之歌”“唱支山歌”“岁月如歌”三个篇章,分别对获得“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优秀奖、铜奖、银奖、金奖的老师进行了表彰,现场掌声不断,向每一位优秀的乡村美术教师致以最真挚、最热烈的祝贺。每个篇章中还穿插了不同特色的文艺节目,无论是乳源瑶族自治县乳城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团体带来的瑶族特色舞蹈《欢乐的草席》,李素华副主席带领梅州市梅江区元城小学合唱团和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兴国校区合唱团的学生们展现的童声合唱节目《萱草花》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还是rock candy合唱团带来的阿卡贝拉《和你一样》,都展现了乡村美育活力多元的面貌。

来自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第一初级中学的罗月媚作为获奖教师代表发言,她表示:“对于我们广大乡村美术教师来说,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的举办不仅是对我们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激励,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注入了巨大的能量。同时,由衷地感谢这个平台,为乡村孩子们提供了舞台,让乡村的孩子有机会参与艺术创作,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与此同时,第二届“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获奖教师的教案及其学生作品于2023年5月10日至21日在广东省文化馆一楼展览厅展出。展览共分为“微观之作”“戲水异彩”“不拘艺格”三部分,展出了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作品,既有质朴的乡土文化,也有孩童的奇思妙想。

多方力量联动,共同推动乡村美育发展

为了联动高校、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动乡村美育发展,颁奖典礼上除了精彩纷呈的节目表演、鼓舞人心的颁奖环节,还为项目指导专家、学术顾问颁发了聘书,向战略合作单位进行了授牌。

项目实施县(市、区)教育部门代表韶关市乳源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华晓雯在发言中表示,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走进韶关市乳源县,为乳源县的乡村美术教师开展专业培训,提升了乡村美术教师的教学与专业水平,促进了乳源县乡村美术教育的发展。

项目合作高校代表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孙凌在发言中说道:“2022年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携手广州大学走进汕尾海丰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以‘线下活动+线上直播’模式开展艺术课堂教学、地方艺术文化资源考察和课程转化、艺术展演等活动,全方位地提升乡村教师素养,使当地教师获益良多。”

广东省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郑炽钦代表主办单位发言,他表示:“乡村美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有待加强的环节,为推动乡村美术教育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乡村美术教师,提高乡村儿童接受美育教育的机会,增强乡村儿童的文化自信,广东省教育基金会自2020年起与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惠及教师1000余人,惠及乡村儿童30万。未来,我们将继续与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等单位一起,发挥各自在不同领域的专业优势,共建‘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

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广东省文联原主席许钦松表示:“作为一名曾经的乡村美术教师,我一直关注着乡村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我认为乡村美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我发起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的初心。乡村美育不仅能够满足农村学生对美的需求,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但是,目前我国乡村美育事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师资力量不足、设施条件落后、经费缺乏等。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乡村美育事业的投入,完善教育设施和师资队伍,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艺术教育。”

活动现场还启动了2023—2024年度“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暨第三届“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表示未来将继续携手广东省教育基金会、广东教育学会、广东省文化馆,发挥各单位的资源优势,联合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搭建“文教结合”平台,研发特色非遗课程,增强乡土文化自信,持续培育与支持乡村美术教师,落实培训成果。

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自2018年启动至今,已经在广州从化,汕头澄海,佛山高明、三水,韶关乳源,河源紫金,汕尾海丰、陆丰,肇庆怀集,清远清城,茂名信宜,揭阳惠来,云浮郁南等地进行项目运营,为各地的乡村美术教师带来专业培训,接下来也将走入更多县区,持续陪伴与支持乡村美术教师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