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动态> 基层直击> 肇庆|在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图书馆,与传承人 “读”懂广宁剪纸

肇庆|在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图书馆,与传承人 “读”懂广宁剪纸

来源 :肇庆市文化馆 关键字 :图书馆,广宁剪纸 时间 :2024.04.25

手心剪纸生万物,工巧书胜展风华。2024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传播普及力度,肇庆市文化馆联合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图书馆,开展2024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之广宁剪纸体验。活动旨在以美育为载体,拓宽非遗传播渠道,为非遗传承增加内生动力,同时增强年轻一代和青少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我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伊始,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图书馆馆长陈文澜、肇庆市文化馆副馆长孙秀丽分别为活动致辞。随后,孙秀丽副馆长代表肇庆市文化馆向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图书馆赠送了肇庆非遗相关书籍。

本次活动邀请了广宁剪纸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肇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肇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陈之健老师进行教学。陈之健老师以人物剪纸竹娃娃切入,讲述了广宁剪纸的历史、工具与材料、基本元素等知识,并讲授剪纸技艺流程和图案寓意。

陈之健老师表示,广宁竹娃娃具有祈福、送子纳祥、保平安之意,是民间艺人最朴素的愿望。竹娃娃手里或者捉鸡,寓意大吉大利,或者捉鱼,寓意年年有余,或者手拿钱币,寓意财源广进,或者手拿竹笋,寓意竹报平安。

随后,在陈之健老师的带领下,30位学员拿起剪刀,以剪代笔,纸上生花,从构思到描线剪裁,一步步用心制作,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作品。同时,学员们也在剪纸过程中分享自己的巧思妙想,一张张红纸在学员手中变成了丰富多彩的图案。

一把剪刀、一柄刻刀,守护非遗传承;纸上生花,方寸之间精雕流光溢彩。剪一剪,刻一刻,便可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

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美育资源,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模式。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接下来,肇庆市文化馆将继续携手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等高校,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非遗在大学校园的传播和弘扬,赋能肇庆非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