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动态> 基层直击> 韶关| 清明怀古承文脉,竹编巧手寄追思 ——韶关市文化馆开展清明主题活动

韶关| 清明怀古承文脉,竹编巧手寄追思 ——韶关市文化馆开展清明主题活动

来源 :韶关市文化馆 关键字 :清明,传统文化,活动 时间 :2025.04.11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明节前夕,韶关市文化馆举办了“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通过知识普及、节目表演、有奖问答与非遗手工制作等环节,让现场群众在追思先贤的肃穆中感受春日的生机,在经纬交错的竹篾间触摸文化传承的温度。

活动在悠扬的琴声中拉开帷幕,韶关市文化馆文化志愿者艺术团带来的钢琴曲《画》与《世界赠予我的》,为乍暖还寒的春日夜晚注入温暖与活力,也让现场气氛迅速升温。

在知识普及环节,主持人通过图文与视频结合的方式,为现场群众详细讲解了清明节的起源流变:从上古农耕时代的“墓祭”礼俗,到融合寒食节俗的踏青插柳;从“润饼卷时鲜”的饮食智慧,到“纸鸢乘风起”的童趣记忆,立体呈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精神传承与“天人合一”的节气智慧。主持人还重点介绍了两项韶关市级非遗项目:仁化竹篾编织技艺、南雄竹藤工艺编制技艺。韶关多山多竹,孕育出了独特的竹编技艺,这些传统技艺不仅是韶关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承载着地域文化记忆。主持人在讲解过程中辅以非遗项目图片,让观众进一步领略到指尖上的几何美学。

活动期间穿插的知识问答互动,则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大家踊跃抢答关于清明节习俗和非遗知识的问题,不仅巩固了学员们的所学知识,还让他们收获了精美的礼物。

活动还包含竹编画手工制作体验环节。在文化志愿者讲解制作要领并分发材料包后,大家纷纷开启创作之旅。竹编画制作先从挑选竹篾开始,大家根据图案,通过“压一挑一”的平面竹编技巧,将竹篾用胶水小心翼翼地固定在纸板上,初步勾勒轮廓。参与本次活动的不乏亲子组合,他们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孩子们眼神专注,小手紧紧捏着竹丝,小心翼翼地按照图案进行穿插,家长则在一旁细心指导,帮忙调整角度、理顺竹丝。遇到复杂的转角,大家一起研究讨论,尝试不同方法,现场满是热烈的交流声。经过一番努力,一幅幅精美的节气竹编画逐渐成型:烟雨朦胧的清明,骄阳似火的大暑,硕果累累的秋分,静谧安然的冬至……大家高举作品进行展示,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些作品不仅是非遗技艺体验的成果,更是传统文化在新一代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的见证。

韶关市文化馆通过这场活动,将清明节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紧密结合,让更多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那些穿梭在竹篾间的稚嫩双手,或许正编织着非遗传承的新希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清明时节的细雨中,生长出更加蓬勃的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