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动态> 基层直击> 河源| 非遗传承正当时!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理工学院学子走进河源市文化馆探秘客家文化

河源| 非遗传承正当时!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理工学院学子走进河源市文化馆探秘客家文化

来源 :河源市文化馆 关键字 :非遗文化学习,客家文化 时间 :2025.07.30

近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电信学院、音乐学院与广州理工学院的同学们先后走进河源市文化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学习之旅!在河源市文化馆、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精心组织下,大家深入了解了河源非遗的丰富内容,亲身体验了客家锣鼓猫头狮的独特魅力!

走进非遗 聆听传承之声

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赖老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河源非遗项目的概况:从悠扬的客家山歌到精巧的忠信花灯,从醇厚的客家酿酒技艺到热闹的龙川手擎木偶戏等。每一份非遗瑰宝都凝聚着客家人的智慧与匠心。同学们认真聆听,不时提问互动,现场氛围热烈。

赖老师与同学们的互动讨论环节成为思维碰撞的舞台,大家共同探讨了非遗保护与创新的新思路。“如何让传统非遗更贴近年轻人?客家童谣对传承客家文化的意义?客家童谣与其他地区童谣相比的独特之处?如何将非遗融入舞蹈音乐?对年轻一代的寄语与期望……”面对同学们的提问,赖老师结合河源非遗的现状与发展,分享了宝贵经验,并鼓励青年学子发挥专业优势,为非遗注入新鲜活力。

客家锣鼓猫头狮培训班 点燃传承热情

鼓点铿锵,狮舞灵动,在客家锣鼓猫头狮班的开班仪式上,非遗传承人正带领小学员们练习狮舞动作。参加开班仪式的同学们纷纷用手机记录精彩瞬间,并探讨“如何通过短视频扩大非遗传播”。这场不期而遇的体验,让书本上的非遗知识瞬间鲜活起来。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原来非遗离我们这么近!”“客家锣鼓的节奏太震撼了,想学!”更有同学提议结合专业特长,为非遗设计数字化展示或创作现代版客家音乐。非遗的传承需要青春力量,期待更多年轻人成为非遗文化的守护者与创新者!

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状

目前,河源市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25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9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113人,其中列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7人;在河源市五县一区挂牌成立了1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为项目传承人开展传承、交流活动提供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