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动态> 工作动态> 【云课堂】“诗意岭南”系列慕课:美丽与哀愁的邂逅

【云课堂】“诗意岭南”系列慕课:美丽与哀愁的邂逅

来源 :数字文化部 关键字 :诗意岭南,美丽与哀愁 时间 :2023.04.03

人间四月尽芳菲,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等,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踏青、斗草、取新火……蕴藏着对春日的向往与憧憬;折柳、插柳、扫墓……寄托着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人们祭奠故往,也憧憬新生,哀愁与美丽于此邂逅。

清明,给人们留下许多值得回味的时光,而人们也把最美的春色,最深的思念,藏在了古典诗画里。本节慕课,荆方老师将带领大家重温与清明有关的诗与画,细细品味蕴含其中的美丽与哀愁。


第九课

今天带来的这幅画作名为《汉宫春晓图》,是明代画家仇英的作品。全长五米多,被誉为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

画卷描绘了皇宫里一个春天的早晨,生活在红墙碧瓦间的人们日常生活的图景。整幅画共有115个人物,有人弹琴,有人跳舞,还有人摘花、斗草、喂孔雀……每个人都享受着春天带来的欢愉和浪漫。不仅如此,这卷画中还藏着一个美丽与哀愁并存的节日——清明节。


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晏殊这首词用明丽活泼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春日图景。词里包含着清明节的一个小游戏——斗草,是一种古代普及且受人重视的游戏。斗草分为文斗与武斗,文斗是用植物名字里包含的寓意和文学性进行竞赛,武斗则是用两根不同植物的茎叶,将其交叉后用力拉抻,断者为输。《汉宫春晓图》也有“斗草”的场景,几位小姑娘席地而坐,各自拿着花草,做着斗草的游戏。在百花争艳、百草葱郁的春天,还有什么比斗草更有乐趣呢?


清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除了斗草外,清明节还有另一个重要习俗——取新火。诗中提到的“乞新火”也就是“取新火”。在《汉宫春晓图》中也能看到“取新火”的画面。为什么要取新火呢?因为在古人眼里,即便是火种,传承的时间长了,也会变得衰弱,所以必须“改火”。因此,人们选择在这一天,熄灭旧火,钻木生出新火。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在古代,清明节的扫墓活动尤为重要,本诗描写的便是清明时节的扫墓情形。清明寒食期间,如果条件允许,各家各户的家族成员都会赶赴老家,加入到祭祀队伍中,一起为先辈扫墓。在春意盎然处述及生死,在蒙蒙细雨中追思抚远,祭奠故人。


本期慕课要点

第一讲:从《汉宫春晓图》谈起,与你讲述古代清明节的斗草、摘花等习俗。

第二讲:寒食节取新火的习俗究竟是怎样的呢?从古诗《寒食》中告诉你。

第三讲:与你分享寒食清明期间的习俗与饮食。

古画新创:教你用Photoshop画一幅岁朝图。


· 慕课观看方式 ·

1.使用电脑:登录“文化在线——广东公共数字文化联盟”(http://www.gdscc.cn),点击“培训”,选择“慕课”,进入课程报名学习。

2.使用手机:关注“广东省文化馆”微信公众号,点击“微文化”,选择“艺术慕课”,点击“诗意岭南”系列慕课(第二期),进入课程报名学习。或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前往报名页面。

3.请报名参加“诗意岭南”系列慕课的学员在平台报名后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课程管理员微信,申请加入“【诗意岭南】交流群”。


· 讲师简介 ·

荆方

作家,画家。河南大学美术系毕业。

现居广州,专职写作。

▶ 2006年为《南方都市报》撰写专栏《广州的前世今生》,首创自说自画创作形式。

▶ 2015年进驻《今日头条》,图文作品以单篇阅读量四百万入选自媒体周冠军。

▶ 2017年进驻《网易新闻客户端》,图文作品连续两年荣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称号。

▶  2019年,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办个人画展《穿越去古都》,并推广至东莞等分馆。

▶ 从2010年至今,出版手绘本怀旧散文集《我是六零后》《青春期》《光阴拼图》,手绘本美食文化散文集《舌染红尘》,手绘本悬疑短篇小说集《无岸旅人》等八本著作。

诗意岭南海报

《汉宫春晓图》(素材来源于网络)

《汉宫春晓图》节选(素材来源于网络)

手绘图选自荆方《古诗词里的博物课》

手绘图选自荆方《古诗词里的博物课》

手绘图选自荆方《古诗词里的博物课》

快速报名通道

扫码添加管理员微信

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