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动态> 工作动态> “艺术人生 一节好课”——贝多芬的前六部交响曲(下)

“艺术人生 一节好课”——贝多芬的前六部交响曲(下)

来源 :广东省文化馆 关键字 :一节好课,贝多芬,交响曲 时间 :2024.07.25

在音乐的浩瀚星空中,贝多芬的交响曲无疑是最为璀璨的星辰之一。继前三部交响曲的辉煌篇章后,本期我们将再次深入探索贝多芬的《第四交响曲》至《第六交响曲》。

从《第四交响曲》中那份游刃有余间骤现的明媚,到《第五交响曲(命运)》中命运之门轰然洞开的震撼,再到《第六交响曲(田园)》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景致,每一步都深刻烙印着贝多芬对音乐的无尽热爱与不懈探索的足迹。

2024年7月26日(星期五),《贝多芬的前六部交响曲(下)》课程即将上线。上海彩虹室内乐团音乐总监、青年指挥家、钢琴家薛源老师将与我们共赴一场交响乐的梦幻之旅。本节课,薛源老师将亲自示范,逐一呈现《第四交响曲》的清丽、《第五交响曲(命运)》的磅礴,以及《第六交响曲(田园)》的宁静。


- Part 01 -

本节课程知识点

游刃有余的撤退——第四号交响曲

特点:规模适度,风格流畅,易于接受

结构:引子由阴暗转为晴朗,末乐章采 用无穷动形式,结尾带有幽默感。

背景:标志着贝多芬创作上的“游刃有余”,预示着后续更伟大的作品。


两种极致的结果——《第五号交响曲(命运)》

知名度:最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以“命运”为主题深入人心

创作挑战:难在如何持续积累并释放能量,而非开头的创意。

斯特拉文斯基评价:赞扬其使用小调主调的勇气,强调其不采用切分音的独特性。

结构创新:第二乐章采用变奏曲式,展现思考过程;第三乐章和第四乐章紧密相连,打破传统乐章界限。

史诗感:过渡段与尾声极具史诗气质。


两种极致的结果——《第六号交响曲(田园)》

独特性:与前几部交响曲风格迥异,被认为是最不像贝多芬的交响曲。

结构:主属关系明确,配器凝练且扩展,第三部分与前两部分紧密相连。

演出历史:1808年的马拉松演出,展示了其宏大的音乐构思。

内容描述:每个乐章充满诗意,如三只鸟的生动描绘;前三个乐章的宁静与暴风雨的突然对比,营造出雨后感恩的情感高潮。

挑战:被认为是贝多芬交响曲中最难演绎的作品之一。


- Part 02 -

讲师简介

薛源

上海彩虹室内乐团音乐总监

青年指挥家

钢琴家


- Part 03 -

课程观看方式

2024年7月26日(星期五)19:00,《“艺术人生 一节好课”贝多芬的前六部交响曲(下)》将通过广东省文化馆系列服务平台进行直播,大家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在线观看。直播结束后,可扫描下方回看二维码进行回看。


图片

图片

讲师简介

课程观看方式

文化在线直播二维码

定制直播页面二维码

回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