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书时代 ——广东省第十七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书法评选印记
春华秋实的七、八月,广东省第十七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评选活动在广州番禺区文化馆美术馆分馆举行。这是广东文化界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而作出的繁荣群众文艺重要举措。我作为本届评委,参加了书法初评和复评的全过程,最大感受有两点:其一是感动。主办单位相关准备工作充分,作品分类有条不紊,参与人员保障有力,评审工作高质高效。其二是感慨。作为一个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广东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能够吸引全省各地市的书法爱好者们广泛参与,其影响力之大,作品质量之高,实属难能可贵。
从2004年开始我便参与广东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评选工作,可以说是联展发展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本届联展的书法作品评选,较之往届更显主办单位的高度重视和承办单位的严谨细致。综观入选和获奖的书法作品,诸体皆备,风格各异,神采斐然,亮点颇多。
亮点一:联展活动形成文化传承势头,具有一定的赓续性。时代在发展,艺术同跟进,这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和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重要贺信的最真切感受。自1999年起,省文化馆在东莞博物馆举办首届美术书法联展(当时摄影尚未列入)活动,辛勤耕耘二十五载,使其发展壮大为一个具有相当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就是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精神的生动实践。
一是坚持不懈,常做常新。联展历经多年而不衰,而且越办越好,靠的是持之以恒为群众服务的事业精神以及开拓创新的工作态度。联展评选采取初评提交作品图片、复评上交原作评选的方式进行,从征稿、评审、公示、展览、宣传等流程上形成了有效机制和独有模式。
二是整合资源,多措并举。省文化馆积极与省美协、省书协、省摄协沟通协商,共同建立并完善一系列评选制度。如评委须从评委库抽签产生,严格落实评审回避制度,参展人员非专业身份确认等,确保了评选程序的公平公正。
三是发挥优势,培养人才。省文化馆充分利用政府平台,获得省美协、省书协、省摄协的助力支持,对获奖入选名额、作者待遇问题进行认真研究,作出明确规定。比如,荣誉类别上分为获奖和入选;等级上分为金、银、铜奖、优秀奖;名额上分为金奖5名、银奖10名、铜奖30名、优秀奖50名;铜奖以上荣誉可作为作者加入省书协的条件之一等等,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基层作者的积极性。事实证明,联展为培养书画摄影人才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亮点二:获奖作品扎根岭南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联展要求作品聚焦时代主题,坚持守正创新,生动反映广东人民生产生活,反映岭南自然风貌和人文历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这一要求有别于其它主题、专题展览,能够让作者自由创作与尽情发挥。广东书法历来是以帖为主、以碑为辅,形成秀美飘逸、温润如玉、雅俗清赏之书风,为世人所认可和推崇。本届书法作品就体现了这一特色。
一是有来路,追寻古风。从来稿中评选出的95件获奖作品,都是继承传统的精品力作。不论哪种书体都有师承古帖的影子,或神采或体态或点画,足见作者注重临创有机结合。在古人翰韵上汲取养分,追求“二王”和明清一路的较多,笔法娴熟,形神兼备,壮己心魄,食古化之,写出不俗之雅品。
二是有新意,弘扬正道。当前,守正创新是艺术创作的灵魂。获奖作品中可见富有新意的佳作,这是艺术创作的好现象。其中正书作品居多,篆、隶、楷书约占65%,部分作品融注了自身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及感染力,这是书法创作的主体发展方向;占比33%的行书、草书作品也写得精道出彩,古今风韵相得益彰,给人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篆刻作品也极有可观之处,汉风拂面,古玺润心,风格各异,丰富多彩,刀法中显露了君子之风,印韵中展示了南粤印人美的追求。
三是有发声,讴歌时代。获奖作品形式多样,多姿多彩,尤其是在内容选取方面可圈可点,有历代诗文,也有今人诗赋,更有自作诗词,符合新时代文艺发展要求。诸多作品以文字为载体,记录当下社会发展史迹,赞颂盛世辉煌成就,激发感恩中华之情,有效增强人民群众爱国、爱党、爱民、爱乡的家国情怀。
亮点三:获奖作者来自群文创作一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联展要求作者在本省居住或工作的非专业人员。该要求有别于其他艺术展览,体现了联展的群众性特征,全面展示了近年来广东群众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成果。
一是影响力大,创作同行共鸣。联展已成为广东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尤其为书画摄影界人士津津乐道。征稿评审阶段,主办及承办单位深入组织发动;作品展览前后,联展充分利用各地融媒体、自媒体开展广泛宣传,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以其精心的组织策划以及优秀的作品水准,获得了广大书法作者的一致好评。
二是参与者多,创作热情高涨。当下各类展览琳琅满目,然而众多书法作者对于联展情有独钟,参与人数逐年上升。作者们不仅在展览前认真准备,平时也为参与联展积极创作最新质的书法作品。据不完全统计,全省非专业出身的书法作者,约七成参加过联展,大大调动了群文战线书法作者的积极性,掀起了全社会开展群众性书法创作的风潮,为建设文艺繁荣的和谐盛世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联展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取得了亮眼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如进一步优化征稿期间的组织发动、看稿点评、互相交流、巡回展出等工作流程,积极凝聚两新文艺群体力量,使联展能够更好地发挥阵地作用,引导更多业余作者朝着正确方向创作发展,推动广东群众文艺事业迈上新台阶。
作为群文战线的书法作者,应该更好地担当起新时代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丘仕坤,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佛山市-马绮颜《二十四诗品四条屏》篆书 230x100cm

广州市-陈楚明《明在堂题竹诗文选》楷书 168x64cm

河源市-邹良基《魏晋碑刻之特点》隶书 230x125cm

江门市-李永乐《黄庭坚山谷题跋数则》楷书 230x100cm

茂名市-黄光维《冼夫人庙》草书 180x98cm
相关推荐
- 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广东“文化馆服务宣传月”,请你共享不一样的文艺盛宴!
2025-05-19
- 【育美同行】听时代之声,致敬劳动之美!5月美育专题精彩推荐!
2025-05-16
- 公益培训、展演接连不断,广东“文化馆服务宣传月”系列活动首周精彩送不停!
2025-05-14
- 【活动报名】文心美学社——书香满园,中山纪念堂好书分享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