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群众优秀文艺作品大数据体系——“广东群艺荟”优秀群众文艺作品资源总库建设
“广东群艺荟”优秀群众文艺作品资源总库,系依托广东省文化馆联盟,由广东省文化馆牵头,联合全省各级文化馆共同打造的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书法、美术、摄影等门类于一体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数字资源总库,自2023年5月正式上线以来,在全省范围内取得了积极成效,2024年更是荣获多项荣誉。
2024年8月至9月,“广东群艺荟”优秀群众文艺作品资源总库项目参加由国家数据局指导,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主办的2024年“数据要素X”大赛广东分赛,从全省1131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文旅赛道优秀奖。
2024年11月,“广东群艺荟”优秀群众文艺作品资源总库项目荣获中国文化馆协会2024年文化馆智慧化建设案例征集活动优秀案例。此外,受邀在广东国家旅游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举办的数智文旅创新发展交流会、2024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共享、共生、共赢——文化馆数智化建设交流研讨会”上进行案例分享。
案例简介
广东省文化馆联合全省143个县级以上文化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构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大数据体系为目标,创新机制、共建共享,打造集音乐、舞蹈等十大门类于一体的“广东群艺荟”优秀群众文艺作品资源总库(以下简称“广东群艺荟”,地址:https://gdsqyart.gdscc.cn/#/index),形成“标准+版权+知识图谱+共创共享+艺术普及”为核心的数据资源服务场景,有效激活海量数据复用效率,解决群众文艺作品缺少标准问题,打通区域群众文艺作品数据流通壁垒,促进区域公共数字服务资源品质化、均等化、标准化。通过采用“知识图谱”等技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揭示资源的关联关系,在线立体呈现群众文艺作品的内涵及价值,提升群众文艺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
案例创新点
组织创新。“广东群艺荟”依托广东省文化馆联盟、广东省文化馆联盟数字文化委员会,由广东省文化馆牵头联合全省143个县级以上文化馆共同开展优秀群众文艺作品资源的体系建设、应用管理、智力支撑工作。同时依托全省文化馆(站)渠道开展宣传推广应用工作。
应用创新。广东省文化馆正确把握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趋势,着眼资源平台建设和移动互联网应用,推出PC端、移动端“广东群艺荟”平台,打破群众文化资源分散孤立、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通过“广东群艺荟”平台建设构建涵盖节目库、展品库、文学库、活动库、人才库、获奖库、海报库等系列基础库的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了全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数字资源的创新发展。
业务创新。高效的业务机制建设是平台源源不断的“活水”,为解决平台的“活水”问题,广东省文化馆依托“广东群艺荟”平台,通过标准化和版权分级授权的方式,创新打造集群众文艺作品征集、授权、加工、生产、服务等一体的业务链,有效推动基层文化馆(站)数字资源整理、加工标准化工作。
赋能创新。“广东群艺荟”依托省、市、县三级文化馆,通过科学规划、逐步建设,构建起全省群众文艺作品共建共享和赋能体系,为全省各级文化馆(站)共享配送“广东群艺荟”平台,赋能基层文化馆(站)数字资源服务能力。各级文化馆(站)依托新媒体平台、自建平台、阵地服务等进行应用部署、提供服务,有效提升各级文化馆(站)数字服务能力,丰富了公共文化数字内容供给。
技术创新。一是积极探索标准化建设,推出《群众文艺作品资源核心元数据(草案)》;二是采用“知识图谱”新技术,以人才为核心,深度挖掘人才与各类群众文艺作品、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知识图谱关系;三是加强版权授权技术管理;四是基于数字资源最小单元,采用“乐高”拆分、组合原理,增强资源的复用效能。
服务成效
群众文艺作品广泛惠及群众。“广东群艺荟”平台提供丰富、海量的群众文艺作品数据支持,目前平台共上线文化专题151个,文化活动367场,节目6213个,群众人才信息15001人,文学作品756篇,展品659幅,加工音视频7468个,图片7671张,时长34618分钟。通过整合全省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数据,实现文化活动、群众文化人才的深度关联,深入挖掘岭南群众文艺作品数据价值,真正实现群众文艺作品、数字技术和广大群众的互联互通,让群众文艺作品数字化成果广泛惠及群众。
提高文化馆(站)服务效能。平台通过共享配送赋能基层文化馆(站),在数字空间延伸文化馆(站)服务能力,丰富数字资源服务供给,进一步提升了全省文化馆(站)的服务效能。
助力文化馆(站)数字化转型。依托平台解决资源分散孤立、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通过标准、征集、授权、加工、应用等一体化业务,有效推动基层文化馆(站)数字资源整理、加工标准化工作,促进文化馆群众文艺作品数字资源建设的良性发展,助力各级文化馆(站)数字化转型。
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广东群艺荟”平台为构建群众优秀文艺作品大数据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对研究岭南群众文艺作品脉络和基因、群众文化发展趋势、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群众文化形成、发展,以及群众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精神文化需求等具有较高理论研究价值。此外,基于岭南群众文艺作品数据价值挖掘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业务数据,对群众文艺作品数据的挖掘、数字资源共创、群众文艺作品价值阐释等亦具有较高理论研究价值。
“广东群艺荟”是贯彻落实国家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举措,是广东省文化馆全面探索数字服务共建共享的一次综合实践,是提升广东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艺作品传播力、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广东群艺荟”真正实现群众文艺作品、数字技术和广大群众的互联互通,让群众文艺作品数字化成果广泛惠及群众。“广东群艺荟”将不断深入挖掘、聚合优秀文化资源,搭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传播平台,探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优质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积极融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助力广东文化馆事业奋进新征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广东群艺荟” )
相关推荐
- 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广东“文化馆服务宣传月”,请你共享不一样的文艺盛宴!
2025-05-19
- 【育美同行】听时代之声,致敬劳动之美!5月美育专题精彩推荐!
2025-05-16
- 公益培训、展演接连不断,广东“文化馆服务宣传月”系列活动首周精彩送不停!
2025-05-14
- 【活动报名】文心美学社——书香满园,中山纪念堂好书分享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