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艺·精彩回顾】三代同唱共赴“月光之约”,“大家谈艺”年度收官
弦歌不辍,月圆人和。2025年10月8日,在国庆中秋双节长假的尾声,广东省文化馆小剧场内灯火温馨、歌声如潮。由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文化馆联盟主办的2025大家谈艺“艺境·破界”系列活动年度收官之作——“清辉共此时”合唱音乐会温情上演,三大合唱团联袂献声,为500余名观众带来一场融汇传统与现代、寄托团圆与思念的音乐盛宴。
本次音乐会由合唱指挥李振华、匡迎辉共同执棒,携手钢琴艺术指导胡婧、陆晟林,带领广东省文化馆少年合唱团、青年合唱团、老年大学合唱团同台演出,以老中青三代人的声音共谱月圆之曲,传递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音乐会以“稚趣·谣月”“岁月·抚心”“风华·炽怀” 三大乐章层层推进,终曲更以全场大合唱《世界赠予我的》共抒感动与祝福,实现观演一体,生动诠释“艺境·破界”的融合理念。
童声里的岭南与憧憬
第一乐章“稚趣·谣月”由少年合唱团天真开启。《月亮婆婆》《葫芦娃》以纯净声线勾勒童年月夜的美好想象;雷州半岛童谣《颠倒歌》俏皮灵动,彰显岭南方言音韵的独特魅力;《梦里的珠江缓缓地流》和《明天》则如一幅音画长卷,既流淌出珠江水的脉脉深情,更传递出对未来的明亮憧憬。少年合唱团的孩子们用歌声邀观众重回那个月明星稀、谣曲轻扬的童年夜晚,台下家长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精彩时刻,童声与掌声交织成最温暖的开场。
岁月歌声的时光回响
第二乐章“岁月·抚心”由老年大学合唱团登场演绎,用醇厚声线诉说岁月故事。《在水一方》《思念》《牵手》经典老歌接连响起,柔和浑厚的声线中满载岁月沉淀的温情与从容,熟悉的旋律勾起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如愿》以现代合唱语汇诠释家国情怀,《万水千山总是情》则以粤韵金曲唤醒岭南听众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
音乐无关年龄,沉淀更显情深。银发歌者们的演唱不仅展现了老年群体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更反映出公共文化服务在推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方面的扎实成效。他们用从容的台风与深情的歌喉证明:年龄不是艺术参与的界限,而是情感表达厚度的源泉。
青年之声的多元表达
第三乐章“风华·炽怀”则由青年合唱团激昂接棒。《山中月》诗情空灵、意境幽远,营造诗画意境;《情人》《bambelela》跨越语言与地域,以多元曲风展现青年一代的国际视野与包容胸襟;《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深情凝重、发人深省,《今朝》则慷慨激昂,唱出“恰同学少年”的意气风发。青年歌者用炽热声线诠释了何为“风华正茂,不负韶华”,传递出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与不懈的艺术追求,凸显合唱艺术在当代青年文化中的表达力与感染力。
终曲共创:烛火传温
终曲《世界赠予我的》的全场大合唱,则将音乐会的氛围推向情感高潮。三个团的合唱成员与全场观众共同合唱,柔和旋律如月光般洒满剧场里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每个人心中对团圆、对家国、对文明最深的眷恋。更动人的是,老年大学合唱团成员手中捧着点点烛光缓缓而出,将这片希望之光送给了现场观众。
光芒在剧场中摇曳,与歌声一同传递着美好的祝福。观众或专注凝视,或举起手机记录下这温馨一幕,剧场内满是温暖的互动。烛光让合唱超越了音乐本身,成为连接情感、传递祝福的艺术纽带,让每一份眷恋与期盼,都在歌声与烛光中得到最深刻的共鸣。这一刻,台上台下的观演界限彻底消融,合唱成为情感与艺术双向共鸣的情感纽带。
李振华指挥在演出后动情说道:“合唱是心跳同步的艺术,今天我们不仅唱月、唱情,更是在唱每一个平凡的‘我’如何被世界温柔拥抱。感谢音乐,让我们在月光清辉之下成为一家人。”
作为 2025大家谈艺“艺境·破界” 系列的年度收官之作,本场音乐会在阵容上实现少年、青年、老年的代际同台;在曲目上选择民间童谣、经典老歌、现代创作、国际歌谣的风格融合;在形式上突破“专业表演”与“观众共唱”的界限,全面展现合唱艺术的包容力与可能性。这再次印证了“破界”并非远离传统,而是让传统在当代语境中再生、在情感共鸣中传承。
长假虽过,清辉长存,愿这美好的歌声,成为你我心中永不落幕的月光。
活动回看
“清辉共此时”合唱音乐会已上线“文化在线”广东公共数字文化联盟平台和“育美同行”广东城乡全民美育云享智能服务端,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重温精彩演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回看二维码
相关推荐
- 【活动报名】“秋”愈脆脆皮七彩扭趣活动:开启秋日创意美育新体验
2025-10-17
- 喜报!我省文化馆在全国文化馆2024年度年报征集遴选中喜获佳绩
2025-10-16
- 【活动报名】刻出粤味!广东美食版画DIY:让舌尖滋味在版画中绽放
2025-10-16
- 【慕课推荐】筝音唱童谣:从零走进古筝奇妙世界
202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