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美同行|奇幻魔术营圆满收官:以魔术为桥,点亮城乡美育之光
2025年11月15日,在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文化馆联盟的指导下,由广东省杂技家协会、佛山市文化馆、广东省文化馆联盟数字文化委员会主办,联动惠州市文化馆、江门市文化馆、肇庆市文化馆、广州市从化区文化馆、广州市荔湾区文化馆、佛山市南海区文化馆、佛山市三水区文化馆、珠海市金湾区文化馆、湛江市赤坎区文化服务中心共同承办的“育美同行”奇幻魔术营圆满落下帷幕。本项目作为我省探索跨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协同与美育资源整合的一次创新实践,通过系统化设计与数字化赋能,为全省近150名城乡青少年开启了一段融合艺术、科学与创造力的奇幻之旅。
一、创新模式
构建“线下实践+线上联动+云端展示”
三位一体美育新格局
本项目突破传统艺术培训模式,首创以魔术为综合性美育载体,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全省多地协同联动的教学新业态。主会场设于佛山市文化馆,各承办单位设立线上分会场,依托腾讯会议及“育美同行”小程序平台,实现“一课多地、同步参与、跨屏互动”,构建起“线下实践+线上联动+云端展示”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美育体系。在线下实践方面,系统性地开展魔术现场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专业魔术师的面对面指导,帮助学员掌握魔术技巧与表演方法;在线上联动方面,充分依托“育美同行”小程序、腾讯会议、微信社群,实现“大屏+小屏+现场”的师生互动交流,让优质课程资源直达群众;云端展示方面,积极组织线上学员现场表演魔术、上传魔术表演视频,提升实际演出中的舞台表现力与临场应变能力。依托社群分享互动,形成云端魔术展示交流平台,持续激发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在线学习氛围。此外,课程设计遵循“趣味引导、实践主导、思维拓展、自信表达”路径,将魔术技巧与数学、物理、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巧妙融合,有效激发了学员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思维。
二、系统运营 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与 精细化服务保障 为确保项目高质量运行,主办方建立了周密的运营协调机制与数字化支撑体系。佛山市文化馆牵头负责课程核心实施与统筹协调,各合作文化馆协同开展招生组织与学员管理。通过“育美同行”小程序实现了从课程发布、社群管理、作业打卡到作品展示的全流程数字化运营,构建了“永不落幕的云端美育空间”。教学过程中,主办方建立了“每周点评+优秀表彰”的常态化激励机制,主讲教师刘宇飞与助教团队对学员提交的作业给予专业、及时的反馈,显著提升了学习粘性与训练效果。此外,本次活动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模式。通过引入社会力量为学员提供魔术道具支持和技术指导,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整体教学质量,还显著扩大了服务覆盖范围,为全民艺术普及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新范式。 三、成效显著 学员能力多维提升与 优秀成果集中展现 经过为期两个多月、共计8课时的系统学习,学员在专注力、逻辑思维、舞台表现及自信心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多位家长反馈,孩子不仅掌握了魔术技艺,更在公众表达与创造性思维方面展现出可喜变化。 优秀学员的涌现则是最生动的教学成果。在课程中,一批学员展现了出色的领悟力与表现力,他们不仅熟练掌握了《硬币穿越》《炫彩魔棒》等核心技巧,更在作业中融入了独特的创意。 为深化学习成果,本项目将于课程结束后择优选拔学员进入冲刺阶段,并最终组建“育美同行”奇幻魔术营7人小分队,登上“广州市第四届少儿魔术交流展演”的专业舞台,实现从兴趣培养到舞台实践的跨越,充分展现项目在挖掘与培养青少年潜能方面的扎实成效。本次课程全面展示了学员从“无”到“有”掌握魔术表演技巧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线下练习”到“线上展示”的大小屏互动教学新模式,充分开拓了全民艺术普及培训闭环,学员从“作业打卡”到“参赛作品”风采展示,让城乡小小魔术师风采随时“上网”成景、“参赛”展风采。 四、示范引领 为城乡美育资源共建共享 提供可复制样本 “育美同行”奇幻魔术营的成功实施,是广东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数字化融合、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一次前瞻性探索。项目通过统一课程输出、多地联动组织、数字平台支撑的核心模式,有效打破了地域限制,促进了优质美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高效流动与普惠共享,为构建区域性美育发展共同体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未来,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文化馆联盟将继续深化“育美同行”品牌建设,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与协同机制,扩大服务覆盖面,为促进全省城乡美育高质量融合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魔术营虽已落幕,但美育的种子已然播下,期待其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生根发芽,绽放光彩。
1
2
3
4
5
6
7
相关推荐
- 喜报!广东省文化馆课题荣获2024年度全国优秀课题
2025-11-27
- 【慕课推荐】筝音唱童谣:勇气作桨驶向光芒万丈
2025-11-25
- 【慕课推荐】筝音唱童谣:梦想是引领前行的力量
2025-11-18
- 关于文心书房暂停对外开放的公告
2025-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