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服务> 他山之石> 基层文化广场的志愿团队 —辽阳县刘二堡镇文化广场志愿服务调研

基层文化广场的志愿团队 —辽阳县刘二堡镇文化广场志愿服务调研

来源 :辽宁文化信息网 关键字 :基层文化广场的志愿团 时间 :2017.01.04

    近年来,辽阳县为激发广大文化艺术团队和个人服务基层的热情,推动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制定了系列活动方案。并通过文化志愿者定期下基层辅导授课等方式,培养基层文化骨干力量,最大限度地吸引广大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欣赏者和受益者,扩大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和受众面,为推进我县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辽阳县刘二堡镇在文化广场志愿服务团队建设方面卓有成效,百姓深得实惠。现就刘二堡镇文化广场志愿团队进行介绍、剖析,并提出相应建议,抛砖引玉,以期能对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实践有所帮助。

    一、刘二堡镇总体概况  

    刘二堡镇是辽阳县的一个特区镇。该镇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总人口71,698人,有汉、满、蒙古、回、鲜、锡伯等6个民族。镇辖22个村和两个社区。镇政府距县政府驻地15公里,沈大高速公路、202国道越境贯穿,鞍山站、辽阳县站出入口分居南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3亿元,同比增长28.3%,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刘二堡镇是历史名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古镇。

  多年的积累和积淀以及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风吹拂下,刘二堡的文化广场建设和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呈现蓬勃发展、和谐健康的良好态势。

  据统计,全镇17个村有文化广场20处,面积22,400平方米。总投资572万元,有14套健身器材,20个村有志愿文化服务团体28个,参与人员达2,200余人。

    二、文化志愿团队基本活动情况  

    据调查,该镇的文化志愿团队的广场文化活动以中心村、前杜村、大沟村、高庄村为核心广场,辐射周边村落,促进全镇整体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28个文化志愿团队在文化广场、活动室成为活动的主力军,带动百姓天天制作、享受文化大餐。他们经常开展公益活动,每年都有几个团队到敬老院慰问。如残疾人李小楼的“吉祥红艺术团”常年参加市县镇组织的慰问部队、文化下乡、助残捐赠等活动;各团队节庆期间无偿为百姓编排表演节目。文化志愿团队积极参加市县活动,如辽阳市每年的艺萃展演,辽阳县的迎春盛会、民间舞蹈大赛、群众文化艺术周等活动都有刘二堡文化志愿团队的身影。同时文化志愿团队之间经常开展交流活动。如大沟村的艺术团经常到前杜村、高庄村活动,而高庄村的二人转绝活不时也出现在前度村、河南村、大沟村的文化广场上。文化活动内容非常丰富,有大秋歌,有广场舞,还有排舞,为百姓所喜闻乐见。每天晚上吸引了众多群众的参与,极大丰富了基层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文化志愿团队的特点 

    (一)好的带头人是文化自愿团队的领路人  

    前杜村企业家王绍勇为鼓励村民早上参加健身活动,自费为参加活动的群众发放牛奶,并组织舞蹈队参加省满族秧歌汇演,组织成立舞龙队参加市县活动等。后堡村的曾秀丽将自家的院落免费提供作为团队活动固定场所,成立了“快乐健身舞蹈队”,每年她个人承担电费等花销5000余元。2012年在舞蹈队参加县国庆广场展演时她又花费3000多元,为团队购买了服装和扇子。大沟村的高维凡多少年如一日负责打扫广场卫生,自费安装照明,购置音响。每一个团队都有一个或几个带头人组织、协调开展活动,他们是真正的奉献者、志愿者。

    (二)当地政府的支持起着主导作用  

    全镇20处文化广场大都是当地政府投入建设的,对各活动团队不同程度也有支持和引导。如中心村主任王文杰应村民的呼声,于2012年筹资100万元,建起了18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扶持成立1个秋歌队、1个排舞队。大沟村新任书记李永峰积极筹资扩建文化广场,使其由原来的1000平方米扩展到2000平方米,又拉赞助安装路灯,搞起了绿化。

    (三)上级文化部门的培训、扶持使其更上层楼 

   市、县每年都积极开展文化下乡、培训、慰问等活动,大力扶持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如县文化馆的高红为前杜村培养了一支舞龙队,唐艳为义和村、大沟村培训了排舞;市、县文化下乡活动多次深入到河南村、前杜村和敬老院;镇文化馆每年都组织文化骨干参加市县的舞蹈、秧歌、大鼓、声乐等方面的培训。县文化馆连续三年举办排舞免费培训班,为全县的排舞的发展和兴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四)文化志愿团队逐渐壮大  

    每个文化志愿团队的成长都并非一帆风顺,都有波折,都有辛酸。70多岁的贾文余老人经常骑着自行车为团队建设拉赞助、跑活动场所、自编自排自演节目。大沟村广场音响曾经被砸,东堡村老百姓晚上不让搞活动,出口成“脏”,有的夫妻之间不理解,闹矛盾等等。这些都曾为团队的发展蒙上阴影。但随着大多数百姓的认可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前的问题和矛盾逐步得到化解。文化志愿团队从少到多,从小到大,内容由单一到多彩。

    四、文化志愿团队的积极意义 

    (一)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有人为参加文化志愿团队,在家积极表现以求家属支持;家庭之间的矛盾也因为在一个团队活动而消除。

    (二)提升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  

    为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也为了自尊,有人背后偷偷学习声乐、舞蹈,有人注重穿戴和化妆,个人卫生也明显改观。

    (三)远离陈俗陋习  

    以前,人们凑在一起打麻将几乎成了业余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赌博的陋习不知坑害了多少家庭。现在有了文化广场和文化志愿团队,想要找够人凑局打牌很难,因为丰富的文化活动充实了百姓生活。

    (四)形成学习的风气, 促进社会和谐  

    学习文化艺术成为了时尚,人们都以有一技之长为荣。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净化了人们的精神境界,人与人之间少了很多家长里短,多了很多团结合作感人故事。人与人之间更加真诚与信任,邻里之间多了交流和往来,社会关系更加融洽与和谐。

    五、文化志愿团队的发展趋势 

  文化志愿团队越来越成为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化志愿团队逐步吸引专业人士参与,并发挥了引领作用。专业教师、大学生、农民工等逐渐成为文化志愿团队重要成员。以当地百姓为演员、演身边事将成为主流。文化志愿团队将成为本地区的文化标杆和旗帜,引领文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六、制约文化志愿团队发展瓶颈   

    (一)文化志愿团队大多为松散组织  

    一旦领头人出现问题就可能使这个团队缺少活力或夭折。

    (二)文化志愿团队大多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  

    有的团队是村里补贴,有的团队靠拉企业赞助,有的团队自掏腰包等等,文化志愿团队通常都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一旦失去了经济支撑,团队发展、团队的前途令人堪忧。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  

    以前主要以大秧歌为主,近二三年来增加了广场舞、排舞等内容,群众有一定的新鲜感,但长此以往,如果没有创新,这个团队就将失去生存活力。

    (四)活动场所明显不足  

    几个团队经常挤在一起活动,互相干扰很不方便,还容易产生矛盾。有的场所是个人的,也存在不稳定的因素。

    七、促进文化志愿团队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将文化志愿团队建设纳入政府整体考核目标体系

  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文化志愿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应将文化志愿服务列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可将扶持文化志愿团队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将地区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建设成果作为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对文化志愿团队进行宣传、奖励和补贴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可结合实际,定期组织文化志愿服务的考核评比活动,对那些优秀文化志愿团队和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在经济上、政治上给予一定的待遇。让吃苦的人不吃亏,让有为的人有位。对先进团体、先进个人进行大力宣传,可通过召开现场会,制作专题片,人物专访,开辟 “文化志愿者”影视专栏等方式,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文化志愿服务的社会风尚。

    (三)加强文化志愿服务的规范化管理  

    目前,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往往处于自发的、松散的状态,缺乏相应的组织规范、管理规范,这不利于文化志愿服务的长远发展。有关部门应该立足实际,广泛调研,制定有关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的组织规范、管理规范和活动规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为文化志愿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生存和成长环境。

    (四)加强文化志愿服务的培训

    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应将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的培训工作列入工作规划,加强骨干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加强骨干团队的培养和扶持,注重发挥骨干人才和骨干队伍的示范作用,促进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团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