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服务> 他山之石> 开展农村文化志愿者服务 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

开展农村文化志愿者服务 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

来源 :辽宁文化信息网 关键字 :文化志愿者 时间 :2017.01.04

     党的十八大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那么怎样推进广大农民在农村文化活动中做好自我服务呢?这就需要推动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一、农村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的现状  

    目前,农村文化志愿者在服务活动开展上有三个特色:

    (一)活动多  

    农村文化志愿者经常到乡镇开展文艺汇演、农村电影“2131”工程、送戏剧、送电影、送综艺节目下村等各类文化活动。镇、村和社区经常开展篮球赛、象棋赛、扭秧歌、木兰扇、太极拳等群众性的健身比赛,同时,还开展一些书画展、摄影展等文化活动。

  (二)参与人数多  

    志愿者经常开展具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吸收社会上的群众文艺爱好者参加,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热情。

    (三)团队多  

    文化志愿者组织了大量的文化团队,吸引了大量的文艺骨干参与。镇、村、社区也大力扶持群众特色文体团队建设,志愿者组建的文艺团队有健美操队、太极拳队、中老年健身舞蹈队、书法等群众性业余文艺团队。

    二、当前开展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的制约因素 

  开展农村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对于解决农村存在的文化人才短缺、文化内容供给不足等问题具有实际效用,但我们也发现,当前文化志愿服务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不少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文化志愿者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  

    素质高、专业性强的志愿者队伍是发展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的重要条件。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文化志愿者队伍呈现以老年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为主的特征,还没有真正把社会各界的文化热心人士充实进来。同时,由于对农村文化志愿者的培训力度不够,部分志愿者社会实践能力不强,服务成效不明显。

    (二)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善  

    农村文化志愿者培训管理制度、表彰制度、奖励制度和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等还没有建立健全,志愿者们自己管自己,处于无政府状态。这就会导致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行为呈现短期性。短期的志愿行动或临时组织的文化志愿服务行动所产生的效应短暂,难以深入农村社会生活各个层面。

  (三)资金保障还不够有力 

   农村文化志愿者大都是由乡镇的文化部门组织设立并指导的,但由于文化部门自身的经济实力相当有限,农村文化志愿服务在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开展活动等方面都无不饱受资金短缺的制约,“无米之炊”的现象相当普遍,需要以更强有力的形式加以规定和保障。

  (四)社会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  

    农村开展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虽然得到乡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鼓励和支持,也做了一些社会宣传,但缺乏广度和深度,普遍存在宣传形式单一、宣传力度不大、社会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导致部分群众对文化志愿者存在误解,认为志愿者所做的社会活动无大益处,甚至产生不配合、抵触的心态和行为,农村志愿文化有待进一步倡导和普及。

  三、推进农村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更加普遍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意愿非常强烈,开展农村社会志愿服务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资源越来越丰富。农村文化志愿服务面临着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认为,健全的人才队伍、完善的服务体系、科学的服务机制是农村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保证。

    (一) 完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文化志愿服务模式  

    乡镇党委、政府要积极组建农村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队等基层组织。要以发展农村文化志愿者骨干队伍为着力点,组建高素质、多层次、相对稳定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尤其要吸纳一些农村、社区涌现出来的业余文化团队。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志愿队员“人数多、组织性好、活动能力强”等优点,着力提升农村文化志愿者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规模。要积极吸纳有文化特长的中小学生及社区青少年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壮大学校、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注重发挥好他们在文化志愿服务中的骨干带动作用,进而带动更多的青年和社会公众参与文化志愿服务。

    (二)要深化农村文化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不断拓展文化志愿服务领域  

    要紧密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在服务项目、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上推陈出新。建立健全文化志愿者培训长效机制,积极拓宽渠道,开设门类众多、紧密贴合群众需求的培训项目。乡镇文化部门要到村组、社区、学校、进行各门类文化培训辅导,要紧密结合文化下乡、慰问演出、城乡文化结对、乡镇节庆文化等活动载体,以专项行动、特色项目为带动,着力开发推广更多适应农村实际的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努力在提升服务质量、层次、规模上求突破、见实效。在农村,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惠民行动,由乡镇文化志愿者服务支队牵头,成立专门的服务小分队,定时、定点、定员地进行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农村文化志愿者的专业特长,打造农村文化特色品牌。在社区,创作一些来源于现实生活、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提供适合不同群体口味的文化产品供给,不断提高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健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机制,促进文化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发展 

   要建立农村文化志愿者培训机制,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有统一规划、合理安排。采取定期与临时相结合的办法,围绕服务理念、相关制度、服务纪律及经验技巧等内容,对农村文化志愿者开展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文化志愿者的个人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要进一步健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评价、激励机制,对文化志愿者工作完成情况实施量化评价,对优秀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和文化志愿者个人开展评选表彰。同时,争取县乡财政资金支持,完善“财政拨款+基金资助+社会赞助”的资金筹措机制。乡镇文化站要把各支队的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各服务支队要充分发挥自主作用,结合本乡镇的实际情况,制定服务活动计划,创新工作载体。从而促进农村文化志愿者活动发展系统化、长期化。

    (四)要大力宣传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营造文化志愿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在农村积极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弘扬“文化志愿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同农村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更多的群众了解志愿行动、参与到志愿行动中来。要积极鼓励农村文化志愿者参与各种形式的先进人物评选活动,对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集体及时予以宣传报道,树立农村文化志愿者先进典型人物,加大宣传,扩大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向全社会展现农村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工作动态和充沛活力,吸引更多群众关注文化、关注公益服务,使农村文化志愿者行动逐步取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为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走出一条新路子。